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埃及绿洲现古罗马女木乃伊 眼镶宝石栩栩如生|研究显示开心微笑有助长寿 别怕眼角出皱纹!|俄高官收入四大怪 总理比总统多下属比上司多|
保障房岂能“近水楼台先得利”
2010-04-13 13:29: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新闻背景:

  4月10日,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受理初审合格家庭公示期正式结束,在为期15天的公示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奇怪现象:例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扎推出现,至少有299户初审通过者在政府部门工作,不少申请者甚至还拥有每平方米售价超过5万元的豪宅。(4月12日《广州日报》)

  人民日报:保障房申请,公正从公开起步

  自从有了“保障房”这一概念,围绕保障房利益而生的奇闻异事就层出不穷。4月10日结束的深圳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初审,就被公示的阳光“照”出了不少怪现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扎堆出现,至少有299户初审通过者在政府部门工作;外地驻深办主任也通过了初审;不少通过初审的申请者的“实际居住地”为每平方米售价2万至5万元的豪宅。

  央视网:严防保障房成为腐败房

  实际上,保障房政策是党和政府安保民生的基础性政策之一。保障房沦为腐败房,严重侵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危及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其危害性已经远远超出住房范畴。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把打击保障房腐败当作反腐败的重要前沿阵地。对保障房腐败打击是否得力,理应成为考验各级政府反腐败决心的试金石。

  西安晚报:保障房别成为“失信”房

  “回应”不仅没有打消百姓的疑虑,反而让这一事件变得更加荒唐。299名“公务员”都是“临时工或合同工”的说法,谁会相信事情如此凑巧?从新闻中不难看出,声称是合同工和临时工的只有两个部门,一是深圳海关,另一是福田区安监局。笔者查阅了原新闻,标题是《住超级豪宅还“贪”经适房》,而这则新闻被转载到某些网站上,却变成了模棱两可的《深圳回应299名公务员买保障房:都是临时工》。

  齐鲁晚报:保障房“三大怪”让“层层把关”露怯

  在我看来,深圳保障房“三大怪”现象,折射出我们的保障住房在分配环节还存在不少需要警惕的地方:首先,所谓的“层层把关”,真实的监督效果很可疑。街道办作为一道关口依赖于申请人的诚信,这个关口有等于无。与申请人最近的街道办都不能发挥作用,离申请人较远的其他部门能否把好关也让人不放心。即使部门联动审核财产、进行二次公示,能否揪出骗房者也是未知数。

  中国青年报:退出保障房申请的公务员是何表情

  虽然看不清退出保障房申请的公务员到底是何种表情,还是不妨给这种知难而退以一点掌声吧,总算减少了后续审查环节的工作量,节约了社会成本。当然,更希望制度的威严在一开始就能让作奸犯科者望而却步,让阴暗动机在阳光行政面前无颜以对,让冒领行为不能得逞不敢来犯。那,才是善治的根本。

  编后语:

  应尽快用法律手段去净化保障性住房监管的混浊氛围,全国地毯式彻查所有保障性住房,该吐的利益不仅要吐,该追究法律责任的必须痛究。而深圳可作为当前解剖这一问题的标本。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侯彦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本网美女记者曼谷开博!
近日,本网年轻女记者只身赴泰国短期工作,正逢泰国时局动荡之际,她勇闯曼谷街头拍摄采访。 >> 详细

论坛
实拍日本成人书店
日本对成人书店管理很严,规定成人书籍杂志不得销售给未成年人,违者课以重金。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