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埃及绿洲现古罗马女木乃伊 眼镶宝石栩栩如生|研究显示开心微笑有助长寿 别怕眼角出皱纹!|俄高官收入四大怪 总理比总统多下属比上司多|
世界日报:胡锦涛会奥巴马 坚定韬光养晦战略
2010-04-13 00:00: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世界日报:胡锦涛会奥巴马 坚定韬光养晦战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地时间12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是胡锦涛与奥巴马去年以来的第四次会晤。 中新社发 张朔摄

  中国日报网消息: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12日刊出社论《胡锦涛会奥巴马是重树“韬光养晦”战略》。社论说,胡锦涛赴美与奥巴马会面,是跨出缓和中美关系的一步,也是“韬光养晦”战略重树的表现。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日出席华盛顿举行的国际核峰会,其间有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面和商谈。要讲的话不少,要办的事很多,但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北京希望弭平争议。

  要而言之,一是有关“韬光养晦”;一是中国与美国由经济问题带出核心利益的争议。这两大问题相互关连,既影响着中美关系和国际战略格局,又影响到中国的政经形势。

  所谓“韬光养晦”,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来的。邓小平先提“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再讲三个“永远”,即“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最后总结为“四句话16个字”,即“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作为“邓理论”核心内容之一,这既被定为国策,又被树为对外长期战略。

  近年间,有人认为不必再提“韬光养晦”,因为中国经济崛起、政治强大,有可能也有必要以大国姿态现身,甚至不能再抱“老二”心态。与之同时,国际上也出现声音,指中国不再“韬光养晦”,反在诸多事务上表现强硬。

  中美关系的波折,是在奥巴马访华、双方表示在照顾对方核心利益的一致后,风云突变。而接下来的对台售武事件、奥巴马会见达赖、人权问题、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操控等,可以说有争议的话题全线点火。

  在此形势下,中共领导层的决断,没有一如众料般,在各类冲突中强硬回应,而是试图缓和各方关系。

  中共领导层这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领导层再度保持清醒,不为国势之崛起,放弃“韬光养晦”战略。为何会有此种认识,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外面看的是热闹,甚至有中国“盛世”之说,实则中国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外部稳定求得内部发展。二是中国内部需要稳,需要依靠这面旗帜。三是只有当家人,才知道有多少实力。

  另一方面,中国这个时候与美国的关系,被认为还没到平起平坐的时候,从军方到政府的智囊,都提出加大反制美国力度之议,但中共领导层显然无意采纳,一是因为中共领导人相信,观念分歧和利益冲突,如果激化到双边关系的全面恶化,可能引发潜伏危机爆发,令中国发展停止甚至倒退。二是中共领导层还是相信,中美是利益绑到一起,“斗而不破”的。

  正是在这些争议的背景下,胡锦涛同意赴美参加核峰会。这次赴美与奥巴马会面,是跨出缓和紧张的第一步,也是“韬光养晦”战略重树的表现之一。接下来,6月间在加拿大举行的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等,将有关系调整、格局重布。

(来源:中新网 编辑:王妮娜)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本网美女记者曼谷开博!
近日,本网年轻女记者只身赴泰国短期工作,正逢泰国时局动荡之际,她勇闯曼谷街头拍摄采访。 >> 详细

论坛
实拍日本成人书店
日本对成人书店管理很严,规定成人书籍杂志不得销售给未成年人,违者课以重金。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