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泰国的局势似乎越来越难以控制,不论对政府或红衫军都是如此。
对政府而言,红衫军的步步紧逼已令总理阿披实接连放弃多个国际重要会议机会,其对商业区的长期占据,对政府机关的长围久困,不仅令泰国至关重要的旅游业和商业遭受重创,而且让政府变得越恼火:封杀红衫军媒体的做法反倒令事态升级,主动对话的姿态也让对方有理由向支持民众宣称“胜利”,号召“再努力一把”,对方的姿态很显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且不惜一切手段——这个目的不仅是让阿披实下台、大选即刻举行,而且是修改宪法,避免以往他信派选举上台后不久,就被对方随便找个借口控诉“违宪”,然后一切推倒重来。
对红衫军而言,政府的不肯妥协也让他们进退两难。如果此时顺水推舟,就势收兵,不但前功尽弃,而且政府绝对会乘胜追击,将“破坏泰国经济、损害泰国国际形象”的罪责顺势一股脑扣在红衫军及其幕后的他信头上。作为被裁定有罪、一半财产被冻结的他信而言,政治声望和影响力已呈下滑轨迹,此次不惜重金、不惜一切手段孤注一掷,实际上是最后的政治搏击,一旦失败,政治生涯可能就此完结。不仅如此,红衫军的基层群众来自农村,让他们长期呆在曼谷死缠烂打,甚至他们一度大批返乡后又被动员回潮,耗费的财力、物力都是天文数字,此刻进固然不易,退只怕更难,冲击议会、劫持士兵、街头暴力,也许并非红衫军核心的真实愿望,但从“泼血”和进驻“四面佛”的一刻开始,他们事实上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从表面上看,局势似乎有失控的危险:政府虽宣布紧急状态,却似无法如臂使指地运用军力、警力,无法通过强制手段驱散示威者,恢复曼谷秩序,这势必影响政府威望;红衫军首脑虽然反复和暴力传闻“撇清”,继续强调“和平示威”,但也越来越难和步步升级的街头暴力撇清干系,这也势必影响其在泰国社会的认同程度。更严重的是,双方似乎都有些趋向于既管不住对方,更管不住自己,这自然让泰国和国际社会各界人士感到担忧。
但混乱表象的背后,其实双方的出招都直指同一个要害——逼军方出手。
阿披实政府在逼军方出手,通过紧急状态令将军人推到恢复秩序的前台,迫使军人不得不更多直面与红衫军的“零距离接触”,希望通过由此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摩擦,导致军人被激怒、被逼迫,不得不出手“靖难”,主动出力扫清曼谷的红衫军,并借此重新规范泰国政治秩序,杜绝他信派再次通过大选东山再起的“程序漏洞”。
红衫军和他信派同样在逼军方出手,通过步步紧逼,不断挑战临界线,希望压迫军方投鼠忌器,站在自己一方,或至少不站在阿披实一方。如果军方被激怒出手,则也可进而渲染悲情主义,激励支持者作最后一搏。
这种“逼军方出手”的策略显然是在走钢丝、玩火,十分危险,从目前情况看,暴力有蔓延、升级的危险,一旦局面完全失控,对政府和红衫军而言,没有任何一方可能是赢家,而泰国将是最大的输家。
从目前情况看,泰国军方显然汲取以往教训,一直保持极大程度的超脱,不但现役军队保持低调,以往惯常扮演调停或干预角色的枢密院老将群体,也在前总理炳·廷素拉暖等的示范下闭门不出,拒不表态,另一个惯常的干预、调停方——泰王也一直保持沉默。然而如果对峙双方继续这种“逼军方出手”的策略,军方恐怕最终仍不得不作出决断,而这将令局势更难预料:根据泰国这个有丰富军人干政传统国家近百年的历史,军方一旦出手,所作出的选择,未必如政治斗争双方任一方之所愿。
(作者:中国日报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刘式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