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加拿大总理哈珀于12月2日至12月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两个任期、3年多以来首次访华。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加拿大和中国建交较早,两国很早就开展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合作,双边关系发展一直平稳。但自哈珀2006年当选总理以来,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停滞和分歧,加中两国政治、经济各领域有识之士,以及百万旅加华人,都希望两国领导人尽快实现互访,让加中关系重趋良性发展的轨道。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访问,双方不免有很多期许,那么,哪些期许是现实的,可能实现的;哪些是暂时难以达成共识,或本不应寄望于双方政府间会谈的?
在克雷蒂安和马丁两任自由党政府期间,加中曾达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共识,这一共识在哈珀的保守党政府期间虽未被明文取消,却几乎不被提起。明年加拿大将轮值G8主席国,并先后主办G8、G20峰会,如果与新兴国家中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经济最活跃的中国无法明确“战略伙伴关系”,其原本近年来就每况愈下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就会再打一个折扣。因此,此次哈珀访华,应可期待加中两国重新唱响“战略伙伴”的旋律。
中加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即使在哈珀执政之初,双边政治关系趋于微妙之际,双边经贸往来仍稳步提升,“政冷”尚且“经热”,自去年底以来,哈珀政府内阁要员联袂访华,在中国多地增设贸易代表处,双边贸易往来更上一层楼,并签署若干协议、合同,应是可以期许的。
加拿大社会一直很重视人权问题,加中人权对话也开展很早,哈珀上任之初单方面中断,此次访华,这一传统对话的重启,应是可以期许的。
加拿大是个重视环保的国家,而中国近年来在绿色能源领域进步神速,双方在这一领域有望达成更多共识,实现更多合作。
***遣返贪官难上难
那么,什么是不可期许的呢?
中国民众普遍关心引渡条约和贪官遣返等问题,但加拿大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作为行政首脑的哈珀其实无权拍板引渡条约,更无法干预贪官遣返中最大的症结——遣返风险评估,因为前者属于下议院的职权,而后者则是司法独立的范畴。退一步讲,即使在哈珀的努力下,加中两国真的达成双边引渡条约,遣返问题也未必就能得到解决,因为在加拿大复杂、低效的法律程序面前,德国、泰国等早已签署类似条约的国家,也同样要为等回逃亡加拿大的刑事罪犯,等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同样,加拿大方面期待的旅游目的地协定(ADS)也很难一蹴而就,一方面,在引渡、遣返问题没有阶段性突破的前提下,ADS很难被中方认可;另一方面,加拿大近年来对华签证收紧,即使商务签证尚且拖泥带水,ADS就算签了,又能有多大意义?
加拿大矿产资源丰富,中方资本早已跃跃欲试,此次哈珀访华,有望在对中资开放方面作出一些开放性姿态,但对于所谓“核心战略性资源”,这种开放性姿态将是较为有限的,有关部门、企业不应寄托过高期望。
同样,加拿大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希望通过哈珀的访问,打开产品销售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可以有所期望,但期望值不应过高。事实上,加拿大许多“拳头产品”之所以在中国销路不畅,与政治氛围关系不大,而是和产品自身特性有关,其中有些是价格缺乏竞争力(如纸浆、木材、油砂制品),有些则是不太符合中国社会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如木结构房屋),政府之间、领导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可以拉近双边经贸联系,却不可能在旦夕之间,改变太多市场性、习惯性的东西。
(作者:陶短房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