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大戏 多边与双边共举
连日来,人民大会堂堪称世界上最为繁忙的高端活动场所。
除了亚欧首脑会议这样的大规模多边活动,还有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早餐会这样的中等规模多边活动;除了中国领导人同外国领导人进行了40多场双边会晤,还有外国领导人之间的若干或长或短的双边会晤。
会议期间,人民大会堂还见证了多位领导人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正式访问,见证了中国和丹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见证了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见证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庆祝活动,见证了中国领导人同德国企业家的亲切互动……
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协调立场——双边会晤在多边舞台上“争分夺秒”地进行着。记者看到,在会议间隙,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抓住机会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直接对话。
在第二次全会前,奥地利总理专门把日本首相拉到记者台前合影,并在会场一角交谈。温家宝总理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情,在座位上静候近两分钟,待他们交谈完毕之后才宣布开会。
据悉,每一位领导人都在会上发表了见解,话题不仅局限在作为“首要议题”的国际金融问题,而且包括粮食安全及救灾合作、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不同文明对话等;关注点不仅在于发达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而且涉及非洲最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各国领导人提出许多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都反映了亚洲和欧洲国家谋求对话合作、共迎挑战、共谋发展的强烈意愿。
中国作用 受到广泛赞誉
聚光灯下,中国结“盘”成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会标格外醒目,好似告诉世界,中国式的联结,正在促成亚欧各方跨越差异,共商合作大计。中国作为本届会议的东道主,受到与会各方和国际媒体人士的广泛赞誉。
“本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使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又一次赢得了世界的敬重,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活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向中国领导人由衷地说。
曾于今年6月来华出席亚欧会议高官会的约安·敦卡告诉本报记者,他本人见证了3个成果文件的起草、讨论、修改和通过的全过程。在文件诞生的过程中,各方在不同问题上曾存在着一些分歧,但各方最终克服了这些分歧,使文件充分反映了各方的关切和共识,中国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为成果文件的最终达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印度驻华使馆三秘萨笛斯·塞万说:“中国刚刚举办了一届精彩的奥运会,因此我们事先都相信中国一定有能力把这届亚欧首脑会议办好。事实证明我们的预想是完全正确的,此次首脑会议组织得同样十分精彩。”
一家欧洲媒体评价说,中国作为东道主,为会议的成功和推动各方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领导人、民众和各界都为会议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有关方面介绍,与会的元首和首脑们都感到中国各个方面照顾得非常周到,安排得也好,都向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表示感谢。特别是对人民大会堂,他们赞赏有加:“里面一个会议厅接一个会议厅,而且装饰得都很精美,显示了中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面貌。”
美联社记者安德鲁·德兰克表示,作为亚欧首脑会议的东道主,中国在媒体服务方面达到了世界水平,可以用“非常专业”来形容。
安德鲁·德兰克说,自己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才来到北京,本来以为会在北京找不到北,没想到设在国际饭店的媒体中心将会议的所有日程整理得清清楚楚,媒体班车也十分准时,人民大会堂还为记者专门开辟了等候区并安排了引导员,这使他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他认为,这表明通过举办奥运会,中国在媒体服务等软件建设方面迈上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