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非长治久安之道 成果越大越可怕
[ 2008-10-23 09:2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当年,因为男女聚会跳舞,被以流氓罪抓捕判刑的,在许多地方都不是孤例。与现在无罪推定、重视证据、尊重程序的法治环境大不相同。回首往事,让人是难免伤感。而对重庆律师业显而易见要迎来的前所未有的旺季,也真不知该说是幸还是不幸……

以2万多把管制刀具放入炼钢炉化为铁水为标志,重庆市夏季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行动告一段落。据重庆晚报10月22日报道,在这次为期80天的整治活动中,重庆警方破获刑事案件32771起,逮捕了9512个犯罪嫌疑人。以至于“部分看守所、拘留所爆满”。重庆警方在公布治安成果时说,“此次严打斗争规模空前,是我市19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整治行动,各项打击指标创我市单月历史最高。”

这个新闻,乍看上去,让我这个远隔重庆千里之外的人也倍觉振奋。

我想,深受治安恶化之害的重庆市民,应该比我更加振奋,欣喜若狂吧?在收到重庆人民欢欣鼓舞的消息之前,我忍不住先上网看了看网友的反应。不出所料,为整治行动叫好的人占了多数,非重庆人的欢呼比重庆人还要大声和起劲。倒是少数冷静而不肯随声附和的意见,让我伤感和疑惑起来,觉得自己高兴得未免太早。

当然,我不能否认我的振奋是理直气壮的,违法犯罪,人人痛恨。况且,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下的主旋律,在尚有治安不佳之类的杂音和噪声的阶段,社会的长治久安无疑就是最强音了。重庆警方在短短的80天内,平均每天破获刑事案件高达400多起。考虑到在整治行动和统计过程中,纪委和督察就介入监督,以至于全市有10名警察和干部因虚报数字和弄虚作假被停职处理,这个数字虽然让人惊叹,但我还是乐意相信的。

因此,与这些巨额数字所代表的丰硕成果面对面的那一瞬间,我对重庆警方景仰之情,还真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只是,我也得承认,振奋之余我却忍不住有些担心和后怕。这些成果,不也同时也说明了此前重庆治安形势不那么让人放心么。所披露的2万多把管制刀具,属于冷兵器,枪支炸药等火器的数据似乎没有公布。但后者的危害性更大是显而易见的,从报道中,我还知道紧接着重庆将开展针对暴力犯罪、打黑除恶和缉枪制爆的专项整治行动。对此我有点犯糊涂,在缉枪制爆,整治这些危害更烈的热兵器之前,先清算冷兵器,次序有讲究吗,会不会打草惊蛇?

报道中提到了25年前的那次“严打”,引发了我的疑虑和伤感。1983年,我正在重庆上学,眨眼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社会在发展,法治在进步,真希望不要历史重演。当时校园虽然安静,但也不是世外桃源,对风声鹤唳的“严打”难免留下点印象。所谓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次被拘押的人中间,有没有被误会、被错捕或者被冤屈的呢?相较于当年“从快、从重、从严”的政策,现在的疑犯,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更强调法治,而且法律在逐渐完善和进步的时代。也就是说,同是在看守所,他们的运气比他们的先辈好了很多。当年,因为男女聚会跳舞,被以流氓罪抓捕判刑的,在许多地方都不是孤例。与现在无罪推定、重视证据、尊重程序的法治环境大不相同。回首往事,让人是难免伤感。而对重庆律师业显而易见要迎来的前所未有的旺季,也真不知该说是幸还是不幸。

说到时代的不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治安整治的方式。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专项治理突击生产见奇效,是警方在社会治安治理过程中有交替使用的手段。印象中,大大小小的“严打”,都是在某些环节治安恶化,某些领域犯罪猖獗的前提下进行的。姑且不论治安恶化犯罪猖獗的原因,但看这种突击治理,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数十年前的运动式做法。这只能让人疑心,是不是平常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太过漫不经心,总要等到治安形势恶化,难以为继、尾大不掉时,才急匆匆用“严打”解燃眉之急。殊不知,“严打”的成果越丰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治安问题的恶化程度。警方一时的大作为,也许凸现了日常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低下,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运动式的“严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严打”并非长治久安之道。

(来源:中国网 作者:令狐补充)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