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老话说:谣言止于智者。这话对,也不对。当所有的人都不明就里的时候,“智者”仅仅是一个书面词汇,谣言也就有了孽生和传播的肥沃土壤。
近来发生了一些震惊全国的案件,先有杨佳案,再有林松龄案。两起案件自大有不同,但因为涉及到警察和一个男青年的生死,所以一时坊间议论纷纷,甚至谣言四起。
当初有人在网络发帖说杨佳被警察殴打导致生殖器不可逆转地受损,这种说法成为很多人同情甚至赞赏杨佳残暴的原因。当然,造谣者目前仍被羁押,至于是否超过羁押期限,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林松龄案也是众说纷纭。黑龙江警方在10月17日召开发布会时,对个别传言进行的否定,同时严厉指出“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图借此制造事端、混乱和影响,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事实到底怎样,公众仍是雾里看花,造谣者别有什么样的用心,有何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家也并不知晓。
前一段时间山西发生两起重大责任伤亡事故,一起是娄烦山体滑坡,另一起是襄汾溃坝事故。关于这两起事故的报道,媒体呈现出令人目不暇接的说法。如果不是有两名年轻记者排除万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现场,并以自己的职业担当不计后果勇敢披露真相,事情后来的演变难以想像。
记者和媒体的天职便是客观报道,披露事实真相。当媒体都支支吾吾的时候,公众自然难以得到期盼的真相,而真相缺失留出的空间,则必然被谣言占领。群众没有全面客观的信息,又如何能做出正常的反应,又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明真相的群众如何能眼睛雪亮?因此,群众自然是容易被误导、被煽动、被利用、被操纵的了。即如此,谣言又如何能不攻自灭?
讲一个故事:1912年戴季陶一篇短文,把袁世凯、熊希龄、唐绍仪、章太炎四人尽“杀”,罪名是专横、卖国、愚民、阿权。这四人上至总统、总理、财政部长,下至社会名流,“痛杀”的结果,不过是关他几日,陪30块大洋了事,报馆该开张还开张。出狱后的戴季陶在民间小报《民权报》的报馆墙壁亲书“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凝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