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凯恩欲借飓风煽倒奥巴马
[ 2008-09-02 10:06 ]

8月30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左)和副总统候选人约瑟夫·拜登在俄亥俄州的都柏林参加集会。美国一名族谱学者29日称,贝拉克·奥巴马和约瑟夫·拜登皆为爱尔兰鞋匠后人,而两人的先人分别移民美国之日间隔不足5个星期。新华社/路透

3年前,布什和共和党就是由于对“卡特里娜”飓风应对举措不当而饱受各界抨击。麦凯恩本人心里应该很清楚:如果他与共和党不能有效地处理这次飓风,导致“飓风门”重演,那么几乎可以确定他将丧失11月问鼎白宫的可能。

“古斯塔夫”发生在美国大选年,势必对大选产生影响。美国两党候选人也势必在处理“古斯塔夫”风暴时借机争取主动。

“古斯塔夫”给麦凯恩带来“政治风险”是现实存在的:在竞选关键时刻部分失去了向全国民众宣传自己政见和树立自身形象的平台;共和党丧失了“炮火齐轰”奥巴马的良机;总让人联想起3年前布什“差强人意”的表现及新奥尔良受灾的情形;在言行上应对此次飓风灾难万不能失误……

“古斯塔夫”对麦凯恩也同样意味着机会,即汲取教训,将功补过,洗去共和党几年前留下的污点。

麦凯恩迄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似乎可能成功地将“政治风险”转为“政治收益”。

首先,党大会周一活动大幅缩减,被视为“政治包袱”的现任总统布什和副总统切尼将取消当晚的演讲。他们给麦凯恩竞选的负面影响得到抑制。

其次,“政治敏感度”提升的布什立即与联邦抗灾官员商讨对策,试图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与密西西比州州长一同出现在当地的救灾中心,较好体现了麦凯恩良好的领导能力,同时有效阻止了民主党将其与布什“捆绑在一起”的图谋。

麦凯恩的举动,使奥巴马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立即打电话给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听取汇报,并计划本周末慰问灾区。奥巴马还呼吁自己的支持者捐款赈灾并前往受灾地区担任志愿者。

美国大选从一开始就是各参选人在一系列问题上的持续“攻防战”。竞选人的政见、能力、经验、品德、人生经历都是“攻防战”的内容。“攻防战”中的每一步,都可能给选民投票走向带来重大变数。这也正是本次美国大选胜败难测、吸引眼球之处。

美国大选两党间的“攻防战”,也让美国的政治人物和政党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和政策主张,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竞选文化和政治文化,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美国的选民。

就此次飓风而言,“古斯塔夫”已成为麦凯恩和奥巴马的大选角力工具。但也正因如此,类似“卡特里娜”飓风的人为悲剧将难以重演。(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华盛顿9月1日电/驻美国记者翁翔 编辑:刘一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