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对伊朗政策为何大转弯?
[ 2008-07-21 10:00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法国《费加罗报》7月17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伊朗:布什的大转变”

有心无力拴住山姆大叔的链子分别是“阿富汗”和“伊拉克”,山姆大叔T恤上的字为“必须制止伊朗”,内贾德说:“你还剩几个人?”(原载美国政治卡通网)

举动前所未有

美国朝伊朗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将直接参与核问题的谈判。

本周六,美国副国务卿威廉·伯恩斯,将参加欧盟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与伊朗谈判代表赛义德·贾利利在瑞士的会晤。这位美国外交官的出席是前所未有的,也不仅仅是象征性的。周六的日内瓦会议上,伊朗将对索拉纳6月份在德黑兰提出的西方建议给出明确答复。

对于一直致力于通过谈判找到解决方法的欧洲外交界来说,美国最终以如此明显的方式介入进来,是一次重大胜利。德黑兰始终拒绝停止浓缩铀活动,而这正是美国对进行真正谈判提出的条件。华盛顿大声叫嚷:如果德黑兰拒绝停止浓缩铀活动,将对其进行更多的制裁。

无论如何,美国政府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在伊朗接受它提出的条件之前,同意参与讨论。

促使伊朗分化

美国作出这样一个举动,是希望看到伊朗抓住机会。西方要求停止浓缩铀活动,将在德黑兰引发一场内部争论,重要的是维持这场争论,以期望最随和的派别占据上风。

在离任前六个月,布什(至少是暂时地)疏远了一场中东战争的前景。他的举动有利于缓和投机导致油价飞涨的石油市场形势。

挖奥巴马“墙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举动是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作出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提出要与伊朗谈判。为了抢得先机,共和党政府拆掉了奥巴马的墙脚,为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17日文章,题目是:伊朗与美国发出妥协信号。

布什总统决定改变政策并派特使与伊朗谈判。这表明,在他总统任期的最后六个月,他渐渐倾向于放弃使用武力,而是致力于通过与伊朗达成协议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务实派占上风

法新社华盛顿7月17日报道,分析家说,布什政府已同意参加与伊朗的核问题谈判,好像变得更务实,并远离其视伊朗为“邪恶轴心”的看法。

犁头基金会主席约瑟夫·奇林乔内说:“这对布什政府来说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转变。这与2006年出现的对朝鲜人态度的转变相似。”

奇林乔内指出:“布什政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务实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斗争,前者希望与朝鲜和伊朗谈判,后者则试图推翻这两国政权。务实派近年来在朝鲜问题上最终获胜,现在,他们的立场好像在伊朗问题上也占了上风。”

美国政府方面的人士指出,国务卿赖斯在派威廉·伯恩斯前往日内瓦之前曾征求过布什总统的意见。而正是布什在2002年1月谴责伊朗、伊拉克和朝鲜组成“邪恶轴心”。

强硬战略无效

设在华盛顿的全国美籍伊朗人理事会会长特里塔·帕尔西强调指出,布什政府已清楚,它提出先决条件的战略是“产生相反效果的,并且只能加剧局势恶化”。

他还说,与此同时,政府中的强硬分子“渐渐离开,从而有利于职业外交家开始发挥作用”。

帕尔西还补充说,“正是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些,我们已看到美国对朝鲜政策有了变化,而且我们开始看到对伊朗的一些变化”。他对美国的举动感到高兴,同时也对德黑兰同意谈判完全停止其浓缩铀计划表示怀疑。(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一川)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