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国与国是平等的,唯有合作沟通,解决彼此安全关切,才有可能化矛盾为协作。就目前国际关系现实而言,朝鲜不可能根本弃核,伊朗也不会放弃通向核能军用的民用途径。
当今世界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六边国际会谈。
一个是“六方会谈”,是我国发起的旨在促使朝鲜弃核的六国谈判,参加方有中朝
美俄韩日。另一个称“六国会谈”,亦称“5+1”会谈,参加方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加德国,其目的是在伊朗仍未充分澄清其过去长期秘密核活动历史的情况下,制止德黑兰继续推动核心内容为铀浓缩的自主民用核开发。
两个六边会谈,在过去五年中,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对比这两个六边谈判,可发现它们不仅有诸多相似,而且对后世还有不少启迪。
第一,伊核与朝核的共性,都是核。朝伊都因发展核计划激起世界反响。这两国都有民用核计划,都面临外来安全威胁,都曾经或者继续被怀疑或被确认秘密从事核武器活动,都曾经或继续否认有发展核武之意图,都曾经或继续不履行各自在核问题上对国际社会做出过的承诺。
譬如,朝鲜曾经保证不发展核武,但它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如果说退约还是朝鲜的权利,那么它在退约前是否已开始秘密研发核武?如果说这种怀疑还缺乏根据,那朝韩曾经共同承诺半岛无核化,为此双方都将不进行铀浓缩与后处理活动。朝鲜此后的核行动,则违反了它同韩国间所做出的国际承诺。
伊朗也十分类似。如同安理会五常,发展核武是伊朗以及任何主权国家的主权。好在伊朗主动放弃这项主权,并相应承担了将主动申报国内所有核活动的责任。但伊朗很明显地违反了承诺,德黑兰长期进行核开发,并长期不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汇报,这事件非得被揭发之后才被迫承认。
第二,这两国都有着外部威胁的安全体认。伊朗和朝鲜都认为存在着针对它们的严重外来威胁。小布什总统时代的美国认为这两国加上伊拉克构成邪恶三角,美国并对其中之一以莫须有罪名实施了体制颠覆。其实,即使美国没有入侵伊拉克,朝鲜和伊朗也深知帝国主义本质,因此早就开始了具有军事上可转化性的民用核能发展,以策不时之需,更何况民用核能发展本身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科技利益。
利用民用和军用核能的两用性,以民用促军用,伺机一举突破军用核科技发展的屏障,已是朝鲜核问题的现实,有识之士也不排除这也是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有了核武,朝鲜获得了自主的根本安全保障,可用来对付主要是来自美国的敌对。伊朗对此肯定也看得清楚,伊朗在当代面对以色列、伊拉克等对手,也需要核武这样的杀手锏。
第三,解决朝伊核问题,必须解决它们合理的安全关切。我们虽不主张朝鲜发展核武以解安全关切,但没有核武平壤又如何保障安全?正是有了核武,那个不愿与朝鲜对话的美国现在才特乐于同平壤谈判,美国甚至压着盟国日本不得在“六方会谈”上提出人质绑架问题,如此迁就朝鲜让日本很痛很寒心。在朝鲜所谓涉恐问题本身并没有很好“解决”之时,美国又心急火燎为其支恐脱帽,可见发展核武好处甚多。
美国长期也不愿意同伊朗对话,并以各种方式对伊施压,一度扬言伊核问题将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然而,所有压力均不起作用。美国于是不得不采取对话。上周六,伊朗与欧盟代表在日内瓦举行会谈,美国务院二号人物与会旁听,打破了美伊不对面的惯例。这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白宫当前更趋以和谈促伊核矛盾缓和的务实走向。
比较两个六边会谈,均可发现唯有合作沟通,共同解决彼此安全关切,才有可能化矛盾为协作。布什政府与其认定的邪恶国家斗争八年,直到最近才开始才认识这个道理,才一改原教旨主义外交模式。虽然晚改总比不改好,但已酿成大祸。要知道国与国是平等的,就目前国际关系现实而言,朝鲜不可能根本弃核,伊朗也不会放弃通向核能军用的民用途径。(来源:东方早报 编辑:刘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