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出任政府总理兼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形成“双核组合”,已将近两个月了。国际舆论一直关注着这种组合的成效与前景。“梅普组合”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蕴含着多方面的哲理。
其一,对立统一性。执政八年而又年富力强的普京,按照他的成就和威望,本可再次连任总统,但碍于宪法任期两届的规定,只好寻求一种足以确保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特殊作用的办法。
“梅普组合”是普京团队策划的结果,梅德韦杰夫是以普京的替身出现的。如今梅普的关系,犹如苏联时期传统的司令员与政委的搭档关系。梅德韦杰夫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元首,而普京则是“精神领袖”。双头鹰国徽产生的双头鹰权力结构,体现了对立统一性。现今的具体做法显示,政府权力适当地扩大,包括管理强力部门和地方官员。这将改变过去超强总统和弱政府的悬殊性,从而构成总统、政府的“强强配合”态势。这意味着,统一俄罗斯党逐渐从政权党向执政党转变;总统制在一定意义上转向半总统制——半议会内阁制。
其二,事物两重性。“梅普组合”的第一步,顺利地按照普京的构想做出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安排。第二步,新政权机制正在采取并将继续采取既要维护宪法赋予的总统权威、又要体现普京特殊作用的举措。对于这两步,外界争议不多。第三步,这些举措是否见成效,能否保持长期稳定,有哪些弊端,会引发什么矛盾。对这一步的评估,由于视角不同,存在较大差异。“梅普组合”无非三种前景。一是默契、顺利,这属于他们的本意,可能性应该较大。二是勉强、凑合,两人合作或许会遇到某些难以预测的障碍,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三是崩盘、散伙,这种可能性看来较小。原因是普京不会扶持一个他准备推翻的人,这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也不利于普京本人的形象。“梅普组合”要有一个磨合期,存在着成功与受挫的两种可能性。什么事情都有主流与支流之分,当然更要看主流。
其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叶利钦当政的八九年,不能说毫无建树,但俄罗斯总的状况、特别是经济非常糟糕。俄罗斯这样的民族必然会有能人涌现,把国家从衰颓中解脱出来。普京式的人物出现是必然的,而普京本人之“应运而生”则带有偶然性。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梅德韦杰夫。俄罗斯经历 “破、乱、治、兴”四个阶段,这有其规律性亦即必然性。叶利钦“破”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同时造成了极大的“乱”。普京这八年,从“乱”到“治”,并开始走向“兴”的阶段,亦即“普京时代”。“梅普组合”将继续完成这个时代的使命。俄罗斯属于转型国家,“转型”的必然性体现为一是扬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二是不照搬欧美模式,三是与中国改革的某些理念相似却又不同于中国模式。普京说过,俄罗斯思想是“把全人类的普遍的价值观与俄罗斯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有其必然性。
其四,一般性与特殊性。俄罗斯总统大选,都是遵循一般程序,但当选者的背景与条件各异。梅德韦杰夫接任总统与当年普京接任总统时的情况就截然不同。普京是抛开叶利钦收拾烂摊子另起炉灶,而梅德韦杰夫则是与普京一道沿着既定的道路往前走。对于梅德韦杰夫来说是“萧规曹随”,而对于普京来说则是延续、改进和完善。既然前任时期并非十全十美,还存在着缺陷甚至失误,那么后任者就要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和补正,这并不意味着梅德韦杰夫上台后就是要针对普京个人做什么,而应该看作是“梅普组合”的共同任务。
俄罗斯政府总理主要负责经济,这是一般性。鉴于普京的经历和国际影响力,他在安全战略制定和对外关系方面,会有较大的发言权。这将是与以往总理不同的特殊性。这一点已经从普京频频出国访问并就国际热点问题发表讲话的气派,可以得到验证。
其五,共性与个性。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之间存在着共性,那就是一并肩负着振兴俄罗斯的使命。他们又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人风格和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共性的否定。一些媒体非常注意研究梅普之间的差别和矛盾,这不难理解。例如美联社说梅德韦杰夫在宣誓就职后谈到了经济和民主发展,而普京却在简短的发言中说,俄罗斯人民“有很多时机来捍卫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主权”。似乎两个人软硬不同。这个“发现”并没有抓住要害,上述两层意思其实是并行不悖的。假若一个国家的头头脑脑总是唱一个调子,这应该说是领导艺术的缺失。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俞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