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成长中的烦恼
[ 2008-06-19 10:05 ]

6月1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一名男子高举报纸庆祝。爱尔兰全民公决结果显示,选民在12日进行的全民公决中全面否决欧洲新宪法条约《里斯本条约》。新华社/路透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爱尔兰否决《里斯本条约》,对欧洲而言不啻为一次“政治地震”。《里斯本条约》虽然未亡,但欧洲一体化进程所遇重大挫折显而易见。正如人们所料,16日召开的欧盟外长会未能就此次震荡找到“救援良方”。于是,人们又寄望于19日召开的欧盟峰会。怎奈这一事件让欧洲政治家们有点始料未及,想在短短一周之内拿出解决办

法,恐非易事。

欧盟峰会之所以难以很快解决这一难题,在于这一事件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十分深远。从欧盟内部来说,爱尔兰“一票否决”,招致“挺欧派”口诛笔伐,多多少少伤了“兄弟成员”间的和气。更为麻烦的是,设立“欧盟外长”、改革轮值主席制度等重大措施,也会因此而拖延实施。另外,不足1%的人向其他99%的人说不,所造成的“民怨”一时也难以平息。从外部来讲,欧盟走向“一个声音说话”目标的努力受挫,国际形象连带受损,不免让人对这一“经济巨无霸”的未来产生迷茫。

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此番震荡,《里斯本条约》2009年1月1日生效已经基本无望,欧洲一体化进程又将进入一年左右的“休整”期。对此,最感失望的莫过于法国。法国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但早在斯洛文尼亚当欧盟轮值主席时,法国便咄咄逼人。5、6月份,布鲁塞尔便有数个专场,介绍法国轮值主席国的系列抱负。法国满心希望以最后一个完全行使轮值主席国权力的国家载入史册,不想却遭此意外。相比之下,在法国之后接任轮值主席的捷克却难掩兴奋之情,至少可堂堂正正地行使主席权力,体验一下首掌欧盟权柄的滋味。

不过,欧盟峰会也不会坐视《里斯本条约》夭折。回首以往,《欧盟宪法条约》草案从闪亮登台到遭遇法荷“拦截”,再从《里斯本条约》这一“欧宪简化版”诞生到今天2/3成员国批约通过,7年多的风风雨雨、波澜起伏,已让欧洲领导人不堪回首。不过,力挽狂澜还要欧盟领导人拿出政治智慧。另外,让爱尔兰经过一段时间“反思”,重新进行投票也不失为一种务实选择。至于爱尔兰能否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则另当别论,但欧盟这艘航船决不会因此停滞不前。

当然,这场“政治地震”虽然对欧洲震荡不小,但也没伤着“欧盟大厦”的根基。正如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所言,“日子还得过下去”。扩大进程仍在进行,外交活动还在继续,布鲁塞尔的三大机构照常运转。不过,爱尔兰公投让欧洲人陷入了反思:以全民公决来决定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回归“精英政治”?不少人认为,全民公决的结果不完全反映民众对一体化的看法,其中夹杂经济发展、国内政治等诸多复杂因素,不乏以“一己之私”抵制一体化的现象,并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而由议会或政府来代表人民说话可能更合适一些。事实上,2005年法国、荷兰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后,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选择议会表决来批准《里斯本条约》,就表明他们已充分吸取了全民公决的教训。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进两步退一步”的现象屡有发生,这也正是欧盟“妥协文化”的一个特点。爱尔兰公决所带来的震荡,属于欧盟“成长中的烦恼”,不妨以平常心视之。(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一川)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