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在英国伦敦西部A40号公路上,一名卡车司机在自己的卡车上打出“降低燃料税”的标语。当日,大约1000名卡车司机计划将卡车开往伦敦市中心,抗议柴油价格超过120便士(约合16.5元人民币)/升。新华社/法新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美国会众议院20日在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逼近创纪录的每桶130美元时以324票对84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议案,授权美国司法部用约束美国公司的反托拉斯法起诉欧佩克成员及相关公司操纵石油价格。
这一名为《保护消费者缓解油价法》的议案,并非美国国会第一次企图通过立法手段迫使欧佩克成员“增产限价”。自2000年起,美国众参两院曾先后通过类似议案,要求欧佩克为油价上涨承担责任。此前,由于两院未能达成一致或总统否决,类似议案都未能成为法律。此次,布什总统虽然再度威胁要否决该议案,但由于民主党控制着参众两院,加之众院有103名共和党议员也投了赞成票,预示着民主党获得推翻总统否决所需要的2/3多数票的可能性加大。
这份跨党派议案一旦进入立法程序,意味着将修改部分美国法律,欧佩克国家可能不再享有与石油生产相关行动的豁免权。白宫警告说,该议案不仅将破坏美国同产油国的关系,影响美国吸引外国投资,有可能使在海外的美国公司遭到报复,最终可能限制石油供给,致使价格进一步提高,甚至威胁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当然,白宫反对这一议案,反对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白宫希望通过外交而非立法的手段达到要欧佩克成员国增产降价这一目的。事实上,今年以来,面对油价上涨和美国经济低迷、前景不妙的局面,布什总统已两度公开警告欧佩克,“让原油最大消费国因能源价格高涨导致经济迟缓是个错误”。但欧佩克成员对此指责并不买账,坚称油市供应良好,拒绝提高产量,并将油价涨势归咎于美元贬值、市场投机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
欧佩克的观点不无道理。自2001年以来,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呈现全面贬值之势。目前,美元对欧元汇价已跌至1.6美元兑1欧元,仅今年以来,美元对欧元就贬值近20%。由于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美元贬值必然导致原油价格的上涨。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欧元区的进口国用同样的钱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产油国用同样的产品出口换回的美元在美国以外地区的购买力却大幅下降了,这是欧佩克坚持不增产的根本原因。受美元疲软的影响,大量国际投机资本出于保值等考虑,将目光转向了石油、黄金、粮食等战略物资,这些商品一旦变成了抢手的金融资产,价格必然暴涨。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无疑哄抬了原油价格。
美国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短期而言,降低油价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美元反弹,而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美元贬值虽然导致能源成本上升,但也让美国出口大增。由于调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需要时间,美元在今年将继续贬值。美元的这一走势和市场人士对油价今年下半年将继续走高的分析相吻合。长期而言,美国只是全球石油市场的一员,不可能决定市场,降低国内油价只能靠增加国内石油供应和降低需求。但这两点美国做得都不好。出于环保考虑,美国并不愿开发国内新油田,美国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发达工业化国家里是最低的。有专家认为,美众院将油价上涨的板子打在欧佩克身上,显然打错了地方。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日益上涨的油价让消费者心疼不已,也给议员们提供了一个大选年里显示他们正在采取措施降低能源价格的机会。高油价和激烈的两党竞争态势相交织,白宫和国会注定都不会轻易向对方屈服。无论最终这一议案是否会成为法律,都会给欧佩克以很大压力。因此,不排除欧佩克根据形势适当增产的可能。(来源:人民日报 华盛顿电记者 马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