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俄罗斯与美等西方国家的战略矛盾难以化解
俄罗斯与某些大国的矛盾是种结构性矛盾。俄罗斯是一个极具成为世界强国潜力又极不情愿成为美国“小伙伴”的国家,而美国的全球战略恰恰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能与其抗衡的世界强国。俄罗斯对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格格不入,在崛起方式上又显得咄咄逼人,美国更加难以容忍其快速发展。俄罗斯要建立多极世界,并且要成为有重大影响力的一极,而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并且由其一家领导。俄罗斯主张多边主义,而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俄罗斯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美国动辄使用武力。俄罗斯有着强烈的安全危机感,而美国偏偏要在俄罗斯的家门口部署反导系统和军事基地。俄罗斯要恢复独联体传统势力范围和中东欧战略缓冲带,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要极力挤压和剥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带。俄罗斯要成为“能源超级大国”、以能源作为重振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而美欧日等国却要极力抑制俄的这一企图,与俄展开纵横捭阖的能源博弈。俄罗斯要自主选择政治、经济发展模式,而西方大国却在不断谴责俄罗斯“民主、人权倒退”,甚至直接插手俄罗斯内政,企图将俄拉回西方设计的发展轨道。
俄罗斯的崛起将极大改变大国关系的格局。俄罗斯大国主义情结浓重,崛起中的俄罗斯必将按照自身战略需要重塑国际秩序、寻求发展空间。俄罗斯的崛起正在改变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引起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新一轮重大调整,加速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俄罗斯对热点问题的介入增多,且大多与美等不同调,双方围绕热点问题的争吵难以停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俄罗斯将更加敢于对美国说“不”,更加敢于与美国碰硬。俄美间“挤压与反挤压”、“遏制与反遏制”、“崛起与反崛起”的争斗可能加剧。美国“遏俄弱俄”的战略可能进一步强化,俄罗斯对美国的抗争力度可能增大,俄美互为主要战略对手的局面可能形成,两国关系可能进入冲突多发期。俄罗斯的崛起与北约和欧盟的“双东扩”迎头相撞,一旦北约、欧盟突破俄罗斯一直坚守的独联体边界底线,美国和北约大幅增加在新欧洲的军事存在,实力增强的俄罗斯肯定会做出更加强烈的反应。欧盟对俄罗斯的疑虑加深,有可能进一步改善对美关系,其与俄罗斯的争吵可能增多。中俄战略利益、战略理念广泛一致,发展模式日渐趋同,相互看重、相互借助的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强,但是不存在建立“反美同盟”的前景。今后的大国关系可能因俄罗斯因素影响增大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5月1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祖布科夫(左)参加会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签署命令,任命新一届政府成员,其中包括7名副总理,前政府总理祖布科夫和原总统助理舒瓦洛夫为第一副总理。新华社/法新
三、国际社会应当正确对待俄罗斯崛起,俄罗斯亦应朝着减少冲突方向努力
俄罗斯的崛起方式总体可望是和平的。从国际大环境看,今后几十年美国仍将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容不得俄罗斯对外扩张。从时代大趋势看,在全球化时代,强化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途径,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提升科技研发水平,而不是侵略扩张、控制他国。从俄国内环境看,历经巨大社会变革,今天的俄罗斯已无条件重走前苏联以牺牲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为代价集中大量资源于军事建设、主要依靠军事力量强大而增强国际地位的老路。从今后几十年俄罗斯的战略需要看,其根本性国家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综合国力,因而迫切需要营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因此,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大国,对俄罗斯以和平方式崛起应当保持信心。那种认为俄罗斯正在“恢复帝国”的说法言过其实,以此为据所制定对俄战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还应看到,俄罗斯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国际战略力量严重失衡的局面,而国际战略力量平衡是实现国际局势稳定的重要基础;俄罗斯的发展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需要多个发动机共同驱动。
实现国家富裕强大是所有民族国家的权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21世纪,国际社会只能欢迎而不应阻遏俄罗斯的和平发展。外部对俄崛起疑虑过深、阻遏过甚有可能引发战略对抗,甚至可能逼使俄走上非和平崛起的道路。善意对待俄罗斯的崛起是国际社会的明智选择。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应当积极推动俄罗斯坚定和平发展的方向。例如,尊重俄罗斯对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平等待俄,欢迎俄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善意对待俄的崛起,以协商姿态化解俄崛起可能带来的摩擦;强化俄“共同安全”、“共同发展”的理念,促使俄明白谋求势力范围、控制他国不是明智的选择,真正抛弃“邻国强大就是威胁”的传统安全思维。
俄罗斯则应努力把握和平崛起的大方向。充分认识到过于“张扬”只会增大崛起的阻力,必须尽量减小崛起可能带来的国际震动。努力抑制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和大国主义的抬头,尽量减小其对对外关系的影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争取平稳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造也,则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方针,不能急于求成。
总之,俄罗斯崛起已经成为影响大国关系的突出因素,观察和运筹大国关系必须高度重视俄罗斯因素。国际社会应努力促使俄罗斯沿着更加平稳、更少冲突的道路崛起,俄罗斯则应正确地把握航向,争取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网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2008年1月在战略学会“大国关系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上的发言要点 编辑:刘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