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反对科索沃独立
如果说加入欧盟或者靠拢俄罗斯关系到塞尔维亚未来的走向,那么,科索沃问题则关系到塞尔维亚眼下的国家完整。在科索沃问题上,塔迪奇和尼科利奇的立场基本相同,都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自2004年当选塞尔维亚总统以来,塔迪奇一直反对科索沃独立。去年11月,塔迪奇还提出用中国香港模式解决科索沃问题,认为中国在香港所实行的“一国两制”模式也适用于科索沃的未来。
尼科利奇则更加强硬,声称要对那些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采取强硬措施,并威胁准备动用军队阻止科索沃独立。
政治天平掌握在总理手上
为了在第二轮大选中胜出,塔迪奇和尼科利奇必须争取中间选民的选票。分析人士认为,在第二轮大选对决中,亲西方的选民将支持塔迪奇,而亲俄选民将支持尼科利奇;政治的天平最终倒向何方,将掌握在塞尔维亚总理科什图尼察的手上。在第一轮大选中,他支持塔迪奇和尼科利奇之外的另一名候选人。
在塞尔维亚脆弱的联合政府中,科什图尼察是塔迪奇的盟友。在2001年担任前南斯拉夫联盟总统期间,他曾表示过希望加入欧盟。但在科索沃问题上,他支持对欧盟采取强硬立场,热衷于同俄罗斯保持更加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科索沃问题牵一发动全身
一场本该平淡的塞尔维亚总统大选却因为敏感的科索沃问题而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但不管是目前领先的尼科利奇还是现任总统塔迪奇都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早已“国际化” 的科索沃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大国博弈背景,一旦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安静多年的巴尔干半岛可能重新成为“火药桶”。
1999年科索沃战争之后,科索沃一直由联合国代管。塞尔维亚与科索沃阿族代表之间有关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的谈判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迫不及待的科索沃阿族已经开始筹划单方面宣布独立。按照科索沃官员的说法,科索沃最早可能在本月底宣布独立。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时刻可能在塞尔维亚总统选举第二轮结束之后,也就是下个月。
科索沃问题早已“国际化”
虽然尼科利奇和塔迪奇都表示决不放弃科索沃,但事实上科索沃的独立与否已非塞尔维亚人民能够自己作主的。由于科索沃问题早已“国际化”,北约甚至因此在1999年向一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所以“大国因素”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态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上,目前大国各方的立场分别是:美国与欧盟的立场基本一致,支持科索沃“有条件独立”;而俄罗斯的态度是希望达成阿、塞双方都认可的协议,反对任何塞尔维亚不接受的强加性协议。大国分歧的背后,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冲突。
问题是,如果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话,真能使巴尔干地区和欧洲实现和平与稳定吗?对于塞尔维亚政府会否采取武力或其他强烈措施反制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独立的举动,以及巴尔干地区是否会因此发生新的动荡,谁也不能确定。
更令人担心的是,科索沃一旦宣布独立,很可能就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科索沃虽然是个弹丸之地,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关系到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是否可以分割、是否可由联合国代作裁决等重大原则。如果贸然行事,不仅马上会对周边国家的稳定造成影响,而且存在了350年的“主权不容干预”的国际共识也就此被推翻。
就近而言,从前南斯拉夫分裂出去的马其顿及黑山两国都有许多阿尔巴尼亚人口,一旦他们也效法科索沃要求独立将如何处置?一旦部分科索沃人提出与阿尔巴尼亚合并的要求,必然会引起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动荡。
新闻背景:
科索沃问题
科索沃是前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人口200万,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其余为塞尔维亚族人和黑山族人等。历史上,塞族人建立的第一个王国就以科索沃为中心,因此,科索沃被塞族人视为其民族与宗教的摇篮,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1991年,科索沃阿族人试图通过暴力手段获得独立,前南斯拉夫派军进行镇压。1999年,北约对前南斯拉夫实施了78天的轰炸,迫使前南斯拉夫从科索沃撤军。
“巴尔干化”何时休
在国际关系中,有这样一个术语——“巴尔干化”,意思是永无休止的分裂与纷争。前南斯拉夫联盟的解体就是“巴尔干化”在现代世界的重演。前南斯拉夫联盟随着铁托的去世开始走向分裂。1991年~1992年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巴尔干半岛多出了5个新生的国家,前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于1993年不复存在。2006年5月,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科索沃问题表明,“巴尔干化”仍在继续。(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记者李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