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联合政府”——提前到来的“分手”
[ 2007-12-18 15:2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来,德国政坛沸沸扬扬。与以往一般朝野纷争不同,此次闹得很是特别。

特殊之处在于争执发生在执政伙伴之间。德国现政府由两大政党组成:一是联盟党,包括基民盟和只在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基社盟;另一方是社民党。两大政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一次“联姻”,本届政府是第二次,俗称“大联合政府”。2005年11月,“大联合政府”在妥协中产生。既然是妥协产物,“大联合政府”成立以来便磕磕碰碰、吵闹不休,此次更是闹得不可开交。

这次争端的导火索是两大政党在外交政策上的严重分歧。联盟党推出了一项外交新战略,主旨是所谓的“价值观外交”,也就是说,德国的外交不能像以往那样只以经济利益为准,而应与西方价值观挂起钩来。新的外交战略推出以后,联盟党领导人在对外交往中过分强调“人权”和“民主”等西方价值观,甚至不惜干涉别国内政。这些行为引起了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弹,而在德国国内,也引发了朝野上下针对外交政策的激烈论战。

在社民党一些人士看来,联盟党的做法是“橱窗外交”,是某些人旨在“取悦”民众、为自己争分,却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德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德国外交政策协会会长埃贝哈德·桑德施奈德教授最近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联盟党领导人“可以推行这样的政策,但必须清楚这样做给德国外交带来损失。德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远远高于其产生的象征性效应,而这样的效应却会转瞬即逝”。

加强对外交往,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职责之一。处理对外关系时应当遵从国际关系准则,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别国主权与领土完整。所谓的“价值观外交”虽然在德国颇为蛊惑人心,却违反了外交的出发点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实质上是冷战思维的延续。

德国两党产生争执的时间也颇为耐人寻味。12月初,基民盟召开了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比以往更加保守的主张。例如,外资收购德国企业超过25%股份,必须得到德国政府的批准;德国是一个具有“主导文化”的“一体化国家”,将更加严格移民政策;拒绝土耳其加入欧盟,等等。这些主张大都与社民党的主张相左。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认为,基民盟在此次党代会上努力寻求与执政伙伴社民党“划清界限”。

一般情况下,大选的火药味在现任政府执政期满的前一年人们才能够嗅到。德国政府的每届任期为四年,而本届“大联合政府”组成刚满两年,基民盟便如此公开与自己的执政伙伴“作对”,无疑是提前点燃了选举战火。有分析指出,两大政党外交政策之争的背后实际还是内政之争、大选之争、候选人之争。

如此看来,“大联合政府”的未来两年中,恐怕一直要保持明争暗斗的态势。尽管两党“联姻”在2009年大选前不会破裂,但提前准备分道扬镳却是明摆着的事实了。(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