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判决将微软逼入绝境?
[ 2007-09-20 16:58 ]

9月17日,位于卢森堡的欧洲初审法院做出判决,基本维持欧盟委员会2004年对美国微软公司做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包括4.97亿欧元的反垄断罚款。这是2006年5月21日,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一个关于“视窗”(Windows)Vista操作系统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法新

如果欧盟判决最后导致微软帝国的衰败,微软垄断案主审法官范·斯特多夫将和比尔·盖茨一样名留青史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很多MBA教科书都曾提到,美国的商业精神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的成功,其近代的经典案例就是比尔·盖茨的辉煌和微软的崛起;但欧洲的商业精神则融汇了贵族的血统,更加强调大众的利益,其经典案例就是欧盟对微软公司反垄断诉讼。

两种商业精神在2007年9月17日剧烈碰撞。这一天,微软与欧盟委员会之间持续9年的反垄断较量以微软落败而暂告一段落。

主审法官封关之作

17日,组成大审判庭的13名法官身着黑色法袍逐一步入法庭时,约200名现场旁听者依照程序,起立致敬。虽然整份判决书厚达248页,法官范斯特多夫仅宣读了主要结论,整个宣判过程持续不过4分钟。

宣判完成后,一阵轻微的哗然声响起。

9月17日,在卢森堡的欧洲初审法院,美国微软公司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左)与欧盟互通性系统委员会的律师托马斯·温耶握手。当天,位于卢森堡的欧洲初审法院做出判决,基本维持欧盟委员会2004年对美国微软公司做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包括4.97亿欧元的反垄断罚款。新华社发

此前法律专家们预言,微软和欧盟委员会将各有胜负。但事实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欧洲初审法院维持了欧盟委员会2004年对微软公司做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不仅垄断行为均告成立,而且当初对微软处以的4.97亿欧元“天价”罚款一个子也没少。在“捆绑”自身媒体播放器和拒绝向服务器行业竞争对手提供兼容技术信息这两大“罪状”上,欧洲初审法院均站在欧盟委员会一边,认定微软的确滥用了优势地位。

这是62岁的丹麦主审法官范斯特多夫的封关之作,宣判当天晚些时候,范斯特多夫实践当初所言,正式宣布退休。有媒体认为,如今的判决结果如果最后导致微软帝国的衰败,范斯特多夫将和比尔·盖茨一样名留青史。

微软上诉也难赢官司

在欧洲初审法院做出判决后,外界最关注的莫过于微软公司是否会向欧盟最高司法机构欧洲法院提起上诉,这也是摆在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面前的首要难题。宣判后约半小时,他在法庭外发表了简短声明,表示微软公司要对判决仔细研究后才能决定下一步行动。

毕竟,数百页的判决书的确需要花些时间才能读完,更何况法院的判决通常晦涩难懂。微软公司在收到判决书后将有两个月时间认真权衡。与2004年遭遇欧盟委员会重罚后当即宣布要对簿公堂的猛劲相比,微软公司这次显得谨小慎微。

但法律专家指出,微软即使上诉,回旋的余地也有限,因为欧洲法院在上诉审中只受理法律问题,即初审是否存在程序错误或适用法律不当,而不再过问事实。虽然上诉可以将案件再拖上两三年时间,但这期间得到初审法院支持的欧盟委员会决定依然要执行。

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因为微软公司拒不执行2004年裁定,公布“完全、准确”的技术信息,对微软公司开出了第二笔罚单,总额2.8亿欧元。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基于同样理由,宣布将对微软再次处以每天300万欧元的罚款,预计总额也在上亿欧元。

将成微软崩溃导火索?

但是,微软公司是否会善罢甘休也很难说,因为这份判决对微软的打击实在太沉重了。数亿欧元罚款固然数目惊人,但对于财大气粗的微软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相比较而言,微软公司更不情愿向服务器行业的竞争对手提供与Windows兼容的技术信息,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拒绝照办。虽然欧洲初审法院的判决仅对微软公司在欧盟的业务有效,可是一旦公开,谁又能保证不会散播给其他市场上的同一个竞争对手。

更为致命的是判决依据的同一个理由,那就是法院认定微软公司滥用了自己在电脑操作系统领域的绝对优势。微软的竞争对手们一直指责这位软件巨头凭借着Windows操作系统“一统天下”,通过在Windows中不断“捆绑”新软件或拒绝开放技术信息,不正当地打压竞争对手。这一点得到初审判决的认同,势必会对微软形成一个危险的判例,任何公司都可以单独对微软发起诉讼,这将动摇Windows发展基础。微软公司年初面世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眼下就在欧盟面临着类似的反垄断投诉。

试想,没有了Windows,微软将会怎样?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记者 尚军)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