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奥运选手自带食品不损中国形象
[ 2007-08-24 10:1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前不久,有西方媒体传出这样的消息,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外国选手因为担心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自带食品;还有消息说,少数国家的运动员由于担心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决定在奥运期间到韩国居住。于是,我们有些人开始担心起来,万一外国运动员不吃中国食品,不住在北京的奥运村,那该怎么办?中国的国际形象不就因此受损了吗?中国奥运会还能成功举办吗?

其实,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媒体的类似报道有炒作之嫌。参加奥运的运动员来自不同国家,他们都在不同的文化氛围里长大,有着不同的喜好,不管饮食也好,住宿也罢,谁都难以做到用同一种标准让所有人都满意。比如,韩国运动员离不开自家制作的泡菜,这完全是出于自身的饮食习惯,与我们的奥运食品似乎并不相关。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二者联系在一起,无非是借题发挥。

如何面对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其实是一个涉及我们自信心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审视自己:中国食品真上不了大台面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钟情于中餐?中国的食品不安全吗?尽管有某些个案,但绝大多数中国食品是有保障的,据日本有关方面的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欧洲。更不要说是提供给奥运运动员的食品,这些蔬菜水果都是我们的指定生产基地精心培育的。那么北京的环境又如何?会影响运动员健康吗?应该承认,我们的空气确实没有瑞士等国家好,但绝对没有差到威胁人们健康的程度。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比世界其他国家低,中国土生土长的运动员一样生龙活虎、屡破世界纪录就是很好的证明。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很多美国运动员纷纷发表言论,质疑雅典奥运会的安保工作。网球名将塞瑞娜?威廉姆斯甚至表示她可能退出比赛。可见,在盛会举行前出现质疑、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没必要因此怀疑自己,甚至担心中国形象会因此受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对待客人们的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们必要的自由:如果愿意自带食品就带吧,如果愿意到别的地方居住就去住吧,我们有什么必要干涉呢,这样也符合中国人的大国心态。悉尼奥运会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主办方禁止运动员和观众自带饮料,结果引发了一场骚动。所谓成功的奥运,既应该是团结、和平、圆满的奥运,同时也应该是自信、宽容的奥运。自信、宽容应该是中国展示给世界的形象的一部分。▲(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