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录惨绝人寰的历史
[ 2007-08-03 11:42 ]

资料图片: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这是大屠杀后,累累尸骨填满沟壑。新华社发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一个半小时的观影,我一直在哭……这是7月3日下午我参加《南京》首映式时的真实感受!虽然很想间离出来,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但是,我被惨绝人寰的历史真相彻底击溃了。南京大屠杀,我们从小在历史书上学习过的史实,居然如此清晰地呈现在面前,作为中国人,我无法冷静!

《南京》由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拍摄,曾获奥斯卡纪录短片奖的导演比尔·古登泰格和丹·斯图尔曼联合担任该片导演,它从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了7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浩劫。

中方官员、美方创作组、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参加了首映,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常大爷也来到现场,他发言的最后一句话是喊出来的“和平万岁!”而本片中最催人泪下的访谈,就是常大爷娓娓而述他如何亲眼看见还在给弟弟喂奶的母亲被鬼子刺死的可怕经历!

影片最后的字幕上写着献给张纯如——这是患抑郁症自杀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南京大屠杀》一书的作者。据说制片人莱昂西斯因为热衷于慈善事业而闻名。2004年圣诞节期间,正在巴哈马群岛度假的他在旅馆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了张纯如的讣告。回到纽约后,莱昂西斯很快找来了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以及西方人撰写的相关书籍,如《拉贝日记》等。他说,看完后他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无知感到羞愧,并深感大多数美国人根本不了解当年发生在遥远中国的这段历史,于是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几近湮没的真相公诸于众。

《南京》从创作伊始就受到全世界关注,历时两年打造,期间摄制组辗转中国、日本、欧洲、美国各地寻找珍贵史料,采访了近8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以求真实再现那段血腥的历史,最后形成一个这样的故事:十几个西方人冒着生命危险,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安全区,保护了20万中国难民,其中一位叫约翰·马吉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拍摄的40分钟胶片,纪录了日军让人脊背发凉的兽行,非常震撼。

该片已经在今年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过轰动,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做内部看片时同样让每个人深感震憾。制片人特德·莱昂西斯透露,中国制片人起初讨论过入股拍摄该片,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个故事由第三方来讲述可信度会更高,于是影片成为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尤其是约翰·马吉短片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脊背发凉的片断之一”。除了资料展示,为了把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华群(当年由南京回美国不久即自杀身亡)等人极其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还请到如乔根·普罗斯诺、伍迪·哈里森、玛利尔·海明威等多名好莱坞明星扮演目击者,在片中朗读当年的文字纪录。导演丹·斯图尔曼“希望通过表演和片中传达的情感力量带给观众深入心灵的震撼”。

制片人莱昂西斯曾经对中国工作人员说,拍摄《南京》对他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的确,除却影片的题材,这样工整和娴熟的纪录片创作法也让人敬佩……虽然它的音乐可能过于煽情!总之这样的电影,是中国人就一定要去看一看的!

影片放映后是中美纪录片创作交流研讨会,可是几乎所有的中方创作者还都沉浸在影片带来的深深的压抑中——“这本该是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工作!”有中国纪录片人这样说道:“我们的工作你们来做了,表示感谢和敬意!”

“我们的工作你们来做了”,这成为一种质询,提示我们对于我们民族历史应有的责任感,也提示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不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不应仅仅成为对日本右翼屡屡篡改历史的精神应急。它是我们必须承载的重量,心灵与记忆最终的救赎之道,也更是一个民族可以保持清醒并汲取力量的源泉。

在日本,一些右翼分子根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在日本拍片时,就有几名日本的助理制片人因为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压力而中途离开了摄制组,莱昂西斯的个人网站也受到许多日本网民和右翼分子的言辞攻击。另据片方透露,日本右翼分子已经在筹资准备拍摄一部不同声音的同题材电影,企图抹去历史罪证。

不是为了挑起新的仇恨,牢记历史,才可以建设更和谐的未来!(来源:《世界知识》 倪骏)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