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排行
中国黑色富豪沉浮录

[ 2006-04-18 10:21 ]

 

黑色富豪榜之唐万新

唐万新: 最后一个“庄家”倒了

中国黑色富豪沉浮录唐万新在中国股市操盘手的心目中是“千年难遇的奇才”,但他的野心却吞噬了自己也吞噬了德隆。

2004黑色语录

★针对德隆控制的“老三股”股价与企业价值是否相符的问题,唐万新曾经霸气十足地回答:“不仅是相符的问题,而且是被严重低估了。”

2004年12月17日,作为近几年在中国商界翻云覆雨的德隆集团的核心人物,唐万新被正式拘捕,旋即坐火车由北京押解到武汉。这个40岁男人的一生或许就此暗淡了。

在过去的18年内,唐万新领导的德隆从一家地处西北边陲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一度控制资产超过1200亿的金融和产业帝国。德隆涉足行业之多令人称奇,从番茄酱、水泥到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再到种子、矿业、零售等等不一而足;而其通过各种直接间接手段控制的金融公司同样令人感叹,从信托、证券、租赁再到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工具它都几乎一一囊括。

但是时至今日,外界尚不能全窥德隆堂奥。大体的判断是唐万新借产业与金融两个翅膀来为他从股市上谋得暴利。而唐万新失败的原因也被认为是:德隆通过各种委托理财以及从各类金融工具进行融资,所得款项一面维持其所控制上市公司的股价,一面从事产业收购以为所谓的产业整合输送炮弹,由此塑造上市公司形象。但是随着股市多年持续低迷以及宏观调控致使德隆资金链断裂。原德隆国际董事局执行主席向宏的结论是短融长贷的产业整合之路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他大气果断,商业感觉好,所有关于德隆命运的重大决策都是围绕他一个人的认识进行的。”认识唐万新18年之久的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说。

个头不高蓄着八字胡的唐万新形象确非儒雅:他喝酒只喝伊犁特曲,一年翻来覆去就两套衣服,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当别人提出其八字胡有损形象时,祖籍重庆开县的他会回应说:“新疆人,不留胡子,不是男人。”

大学肄业的唐万新1986年春天开始了其宏大事业的起点彩扩业务。尔后又干过许多小本生意。这些创业探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1992年,几乎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同步,唐万新涉足股市,并展露超强才能。他通过广为收购一级半市场的职工内部股,以及雇请大批人马远赴深圳认购新股的办法,夺金无数。

1993年初开始,唐万新先后涉足房地产、歌舞厅和农业。1995年,唐万新考察加拿大的农业、工业和金融业,并在当年成立了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

此时,德隆做实业尚不成模样,但是已经成为股市上有名的大户。1996年底的中国股市因为对大机构监管力度的加大而风声鹤唳。唐万新从这年起改变了其股市博弈方法,他通过控制上市公司来坐庄谋钱。新疆屯河、湘火炬和沈阳合金这些后来被称为德隆老三股的上市公司相继被唐万新收购。

德隆对外宣称自己开始了产业整合的伟大实践。德隆确立了 “做产业”——万新的表达是“份额投资”——宏大思路:通过国内外并购、托管、委托加工等形式对上市公司所处产业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垄断性经营。

产业整合需要大量资金,而维持老三股股价稳定更是需要大量资金。唐万新大量进行委托理财同时涉足金融行业。但是最终资金链断裂不能继续托市,德隆帝国坍塌。

现在讨论这些对于唐万新本人已经没有意义了。无论如何违法集资不能回避,而操纵股市的罪名或许也不能脱逃,德隆危机之后,唐万新曾经偷渡出国,但是最终返回面对现实。1980年代唐万新曾经欠债50万元人民币。在那个时代这是一笔巨款。他召集债权人开会,表示三个月内还钱,“如果你们信得过我,就给我这个机会,如果信不过我,就送我去监狱”。据称,为了表示自己不会跑,唐万新每天都到债主家门口报到,最后还债时间仅仅比承诺晚了十几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