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篇:“基地”大佬今何在?

自从2001年在阿富汗山区逃过美军追杀,拉登的行踪就成了令美国情报部门最困扰的问题。还能抓到拉登吗?42%的美国人对此很怀疑。虽然狡猾而谨慎的拉登和扎瓦赫里一直逍遥法外,但那些主持“日常工作”、经常抛头露面的“基地”三号们的命运却异常凶险。其下场不是锒铛入狱就是命丧黄泉...

[详细]


伊战篇:谁在为战争买单?

美国政府发动伊战的两点理由——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伊拉克是许多国际恐怖组织的后台老板——都没有找到事实根据,相反,一场变了味的“反恐战争”让伊拉克局势几乎失控,内战一触即发。付出高昂代价的是伊拉克和...

[详细]


丑闻篇:反恐打开多少“门”?

在过去几年,美国发生了不少可以冠之以“门”的丑闻,而此类事件在美国以“反恐”为名义发动伊战后更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战争的残酷使人们不自觉地消化了诸多在和平时期难以接受的事件,而重重“门”内的隐藏的真相...

[详细]


人物篇:政治的舞台上有赢家吗?

9•11之后,高举“反恐”大旗的布什与一批铁杆盟友结成了“攻伊团队”,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了,而这些胜利者也不可能永远站在舞台上,如今他们不是已经下台,就是即将离任,剩下一个支持率不断创新低的布什孤单地坚持熬完第...

[详细]


袭击篇:爆炸声声何时停?

不久前伦敦炸机阴谋被挫败令整个世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而在过去的五年中,还有太多得逞的恐怖袭击令世界一次次陷入恐惧和悲痛,印尼、马德里、伦敦、埃及,数以千计无辜的男女老幼被杀害。伊拉克恐怖暴力的战鼓...

[详细]


五年后,生活仍在继续

——记者眼中的9·11五周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会慢慢淡化。但是,对于亲眼目睹过9•11的人来说,遗忘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新闻专题部主任李培春
(时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纽约首席记者、9•11事件目击者和报道者)

[详细]


“恐怖主义应是全人类爱好和平的人的共同敌人。所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应该共同努力,反对恐怖主义,支持打击恐怖主义。”

——《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主任 张兴慧
(时任《中国青年报》驻华盛顿记者)

[详细]


“这不是纽约人的冷漠,这正是他们的坚强,生活还是要继续,不能够被这样的悲剧吓得失去了思考能力。而政府除了要确保城市和国家的安全,不能够把反恐当成理由,忽略了民众的需要,忽略了自己的责任。”

——凤凰卫视记者 闾丘露薇
(现在哈佛大学进修)

[详细]


“中国人是否了解美国,用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可加以判断。首先,美国是什么?其次,中国对美国应该怎么办?”

——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秘书长、高级分析员袁铁成
(前《中国青年报》外交事务资深记者)

[详细]


“9•11对美国造成的伤痛很大,但此后普通民众的生活还是像往常一样,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媒体还是别的方面,美国人的爱国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这是以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的事情。”

——中央电视台社会部制片人成建平
(时任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记者、9•11事件目击者和报道者)

[详细]


“9•11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在它发生以后,整个世界都改变了。世界开始变得不安定,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开始加剧。”

——Shaun Chang 前美联社电视制作人
(9•11事件报道者)

[详细]


从数字看美国变化之最

·最戏剧的变化:超 1/3 美国人怀疑政府是 9 · 11 幕后黑手

·最明显的变化:布什支持率大起大落

·最无奈的变化:看好拉登可能落网的人减少

·最悲哀的变化:担心遭恐怖袭击的人增加

·最遗憾的变化:三成美国人不知 9 · 11 哪年

[详细]


有多少东西未曾改变?

·美国依然不安全

在向恐怖主义宣战 5 年后,美国真的安全了吗?至少大多数美国民众不这么想。

·布什政府立场未改变

阿富汗和伊拉克今天的乱局并没有让美国彻底醒悟,以鹰派为主的这届政府依然我行我素,梦想着将美式民主推广到全球。

·中东和平依然遥遥无期

9 · 11 掩埋了巴以和平的希望,尽管美国仍是调解中东问题的主要力量,但显然已经心有旁骛,又或者美国从来没有钟情于此,而 9 · 11 给了他们甩掉巴以“包袱”的最好借口。

·拉登仍逍遥法外

5年后,当年的废墟已经得到了清理,遗址所在地矗立的纪念碑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美国已经从“911事件”中重新“走出来”的故事。然而,“911”之谜在美国还远远没有结束。

[详细]


布什反恐成就美国最长战争

一个曾经于震惊和脆弱中团结一心的国家,如今却蔓延着一种失败和反责的情绪--这就是美国在9·11五周年到来前的现状。

[详细]


特约评论:美国人的“世贸之痛”远远没有结束

5年后,当年的废墟已经得到了清理,遗址所在地矗立的光洁庄严的纪念碑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美国已经从“911事件”中重新“走出来”的故事。然而,正像遗址所在地今年新近张贴的死难者相片中对世人探视的眼光一般,“911”之谜在美国还远远没有结束……

[详细]

大国关系:中国龙的回旋空间

华盛顿原有的对华和对俄敌意和猜忌,即便没有完全消除,至少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淡化并放在了反恐等问题之后的位置上。而这也为中国和俄罗斯在欧亚乃至全球更融洽地与美国的盟国发展关系,释放政治和经济能量提供了很好的战略环境

——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 张国庆

外交政策:反恐催生新契机

对于中国外交而言,反恐是平台——协调大国关系、增进大国合作的平台,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共同利益的新生点;反恐是契机——促进中美两国改善关系、加强合作、达成重要战略谅解的契机……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徐正源博士

国内反恐:力度、速度、角度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稳定力量,为了国家利益和国际社会利益,已把反恐置于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位置……

——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

能源安全:未雨绸缪避风险

越来越多的出口国政府在努力创造一个“我想卖给谁就买给谁”的局面。所以,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思考未来的能源进口,必须考虑如何应对日益明显的、掺杂着越拉越多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国际能源买方市场的出现……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查道炯

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再掀逐利狂潮

正是 9 • 11 推动了“精明”的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也继而推动中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持续大量吸引FDI的国家……

—— 麻省理工大学商学院 王艳波 中国日报 王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发言人:

·如果孩子从小接受负面教育、从小心中充满仇恨,长大以后可能怀有偏见,进而与其他群体产生冲突。

·我们每个人现在都要佩戴一个胸牌,这是 9·11 以后才有的。


美国安全事务专家:

·美国反恐战争收获不大。我认为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根本就是打错了对象。现在在中东地区有潜在的比伊拉克更危险的情况。

·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的产物,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其道理。其实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宗教都在寻求他们自己的理想生活,都希望他们的理想生活方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然而矛盾就在于:一方自认为理想的方式可能在另一方眼中就成了非人道。


阿富汗驻华大使:

·我国是反恐的最前线,也是恐怖主义最大的受害者。

·我不认为恐怖主义是文明冲突的产物。恐怖主义的真正原因是,在今天,他们的观点已经没有人能够接受,因此他们就需要把自己的观点用暴力强加于人。他们的目的背后没有逻辑可言,他们需要通过攻击来达成目标。


伊拉克驻华大使:

·我们国内的恐怖主义活动兴起主要并不是因为美国军队的到来。伊拉克国内的恐怖主义有自己的本源。

·我们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另一类恐怖组织。这些组织由萨达姆时代的军官和情报人员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