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快讯>地球这一天>欧洲
乌克兰总统解散议会 政局再陷危机美俄关注

[ 2007-04-04 08:3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日前,本来就不稳定的乌克兰政局又现危机。当地时间4月2日,乌克兰总统维克托·尤先科宣布解散最高苏维埃(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3日这一决定正式生效。但是,以总理亚努科维奇为首的议会多数派则拒绝承认该决定。至此,尤先科与亚努科维奇两派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一个严重阶段,可能使乌克兰陷入一场新的政治危机。

***解散议会令已生效

综合英美媒体报道,尤先科4月2日晚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说:“我今天依照宪法签署了解散议会的法令……我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这(解散议会)不仅是我的权力,也是我的义务。”

之所以要解散议会,尤先科解释说,以总理亚努科维奇为首的议会多数派试图违宪扩张在议会的多数优势,议会还不断通过一些违反宪法的决议案,其中包括不久前通过的“内阁法”。这些行为违反宪法,所以他有责任解散议会。

在宣布上述决定之前,尤先科和议会领导人举行了7个多小时的谈判,但无果而终。尤先科于是签署命令,宣布解散本届议会,重新进行大选。

根据总统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法令内容,新一届议会选举将在今年5月27日举行。尤先科表示,乌克兰需要一场提前选举来解决国内的政治纷争。

4月3日,尤先科签署的这一解散议会令正式发布在政府公报上,这意味着解散议会令已在当天正式生效。而在此前,亚努科维奇还呼吁尤先科不要在政府公报上发布解散议会令,否则乌克兰将面临政治危机。

***总理一派拒绝承认

就在尤先科宣布解散议会的同时,乌克兰议会也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包括亚努科维奇在内的议会多数派高官都悉数到场。议长莫罗兹在会议上说,总统尤先科没有合法的理由解散议会。

总理亚努科维奇则在会上表示,总统尤先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同时,亚努科维奇呼吁议会继续运作。紧急会议还通过了一份抵制尤先科决定的声明。乌司法部长亚历山大·拉夫雷诺维奇则称,议会“不会履行与宪法相违背的法令”。

美国媒体的分析认为,宣布解散议会后,尤先科与亚努科维奇两大阵营的矛盾已经激化。

其实,自亚努科维奇2006年担任总理以来,他已经和尤先科发生了不少摩擦,议会和政府方面与总统在众多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

今年1月12日,乌克兰议会正式通过国家独立以来的首部内阁法,确定了议会、总理和总统在组阁、任免内阁成员和管理国家等方面的分工,限制了总统权限。其中规定,政府总理候选人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派的建议提名,由议会任命。如果总统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议会提名总理候选人,议会将根据多数派的提名任命总理。此外,总统签署的涉及外交以及人事任免的文件必须有总理的签名才具有法律效力。

但尤先科总统认为议会通过这一内阁法违宪,于2月向宪法法院呈文,要求国家最高护宪机关宪法法院予以裁决。

今年3月下旬,包括议长亚历山大·莫罗兹在内的社会党11名议员脱离“我们的乌克兰”联盟,宣布以个人名义加入多数派阵营。这样,亚努科维奇所在的多数派议员人数已达到260名,将可能占据总共450个议席中的300席位,从而有权修改宪法、通过绝大多数法案及拒绝总统的否决案等。尤先科认为这是违反宪法,所以威胁解散议会。

***乌民众以及美俄均高度关注

乌克兰政局的上述变化引发了该国民众的分裂。乌克兰总统宣布解散议会后,首都基辅市中心以及议会大厦门前聚集了议会两派各自的支持者。4月2日当天,数千人走上首都基辅的街头游行抗议,他们有的支持现政府,要求尤先科与议会合作,也有的则要求总统解散现议会,重新举行议会选举。乌克兰局势因此陷入动荡之中。

此外,数百名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还誓言将抵制总统的命令,他们从4月2日晚上开始在议会大楼外围搭起帐篷,计划进行持久对抗。

距乌克兰很近的俄罗斯对此次乌局势的变化自然非常关注。俄罗斯外长呼吁乌克兰各方达成共识和妥协,走出目前的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密切注视着乌克兰的政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呼吁乌克兰各个政治派别的领导人对自己支持者的行为完全负责,并保持冷静。”

***乌克兰的政治前景将如何?

解散议会后,乌克兰的政治前景将如何呢?法国媒体的报道说,眼下的局势无疑将加剧乌克兰的政治危机。

英国媒体则指出,如果各方都同意提前议会选举,但选举结果没有给任何一方带来控制议会的多数地位,那么各方只能继续回到谈判组阁的旧框架之下,政治危机自然也要持续。

而另一种可能是,如果亚努科维奇一派坚决抵制解散令,并诉诸宪法法院的话,宪法法院受理这一官司还需数月,乌克兰也可能因此陷入宪法僵局。

乌克兰现任总统和总理之间有着激烈的权力争夺,尤先科亲西方国家,总理亚努科维奇则主张与俄罗斯发展友好关系。尤先科在总统大选中击败了亚努科维奇,但他领导的政党联盟在2006年的议会选举中没能赢得多数,所以他不得不任命亚努科维奇为总理。(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