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快讯>地球这一天>中国及周边
反对声浪逐渐攀升 日能否迈过参拜这道坎

[ 2006-08-13 15:56 ]

 

环球在线消息:距离8月15日只剩下4天了,《环球时报》驻日本记者与日本同行见面时,问候语已变成“快‘8·15’了,应该很忙吧”。事实上,整个日本都在为此而忙碌。一场围绕战败日参拜、甲级战犯分祭、靖国神社非宗教法人化以及修建国立追悼设施的大讨论正在日本政界、媒体和学界中展开。在二战结束61周年之际,日本国内针对靖国神社的空前争论进入白热化状态。日本是否能够以此为契机,迈过靖国参拜这道坎,摆脱历史问题的桎梏呢?很多人拭目以待。

靖国问题把小泉逼急了

8月10日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出访蒙古的日子,然而,人们似乎对此不感兴趣,大家最想从小泉口中听到的还是靖国神社问题。对此,小泉愤愤地说:“不管是15日、13日,是4月、10月还是1月,什么时候参拜都会遭到(中韩等国)批评。所以什么时候去都一样。日本的首相无论想参拜哪个设施,都没有被批评的理由。”虽然小泉生气了,日本记者仍然问他是否决定15日参拜,小泉无奈地抛出了那句老话——“会进行适当判断”。

这几天,日本媒体丝毫没有放过小泉的意思,记者们利用一切机会逼他表态。8月8日,小泉先是说他在2001年自民党总裁选举中的承诺“依然有效”,即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第二天,日本媒体均围绕靖国神社问题展开争论。《读卖新闻》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针对靖国神社问题的最新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五成民众反对下任首相继续参拜,有62%的被调查者赞成将甲级战犯分祭出靖国神社。《朝日新闻》则发表了题为《靖国争论——安倍也请上台(表态)》的社论。社论称:“小泉的执拗使靖国问题成为政治和外交的焦点。我们要求自民党总裁候选人能够清晰地表明自己解决此问题的想法。”社论指出,候选人谷垣祯一早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分祭论,麻生太郎则举起“靖国神社非宗教化”的旗帜。而“官房长官安倍晋三4月悄悄参拜靖国神社被曝光后,他本人却坚持不表态,引来一片‘当选首相后也要继续参拜’的猜测。难道想一直这样保持沉默逃避下去吗?安倍应该登上麻生和谷垣搭起的争论舞台,堂堂正正地进行论战”。《日本经济新闻》也发表了社论,题为《应该深入商议靖国神社的存在方式》。社论同样强调“向国民明示靖国神社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下任首相竞选者的理所当然的责任。作为一个政治家,像小泉首相那样仅以‘心灵问题’、‘个人自由’为借口实在是毫无意义可言”。当日,《产经新闻》的社论与众不同,对当前日本国内的“靖国大争论”表示不满,称“祭祀战殁者本是日本人的内心问题,作为象征存在的靖国神社是日本的精神文化,希望(靖国神社)能够超越政治和外交的议论,继续成为一个可以安静追悼的场所”。

8月9日,小泉纯一郎不但强调“承诺依然有效,应该恪守”,而且明确表示“我认为我应该履行这一承诺”。有了这样的表态,10日的日本媒体清一色认定小泉“8·15”参拜靖国神社几乎已成定局。《朝日新闻》在头版报道称:“根据原厚生省的文件显示,靖国神社在1959年4月合祭乙、丙级战犯之前曾要求厚生省不要将此事公开。而19年后的甲级战犯合祭也是秘密进行的。”此外,《朝日新闻》还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小泉的“靖国承诺”摇摆不定》。《读卖新闻》则报道说:“首相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是实现承诺的最后机会。”《产经新闻》则利用大量篇幅登载右翼女作家樱井良子的文章《靖国参拜是守护国家的证明》。

无所不在的靖国问题

最近围绕靖国神社问题的争论不仅仅停留在日本的政治家和媒体之间,在各民间团体、学校、企业主办的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和学习会中,靖国神社都成为主要的话题之一。上周,“北京—东京论坛”在日本召开。会议期间,嘉宾的主题发言都没有回避靖国问题。王毅大使在致辞中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4条建议,临时赶来的安倍晋三也在发言中隐晦重申了在参拜问题上的态度。事后有日本媒体还以“王毅与安倍在研讨会上围绕参拜问题产生对立”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该论坛举办期间的晚餐会上,日本外务省的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和参加论坛的中日双方成员齐聚一堂。席间,大家的话题依然没有离开靖国神社问题。记者与《朝日新闻》、《东京新闻》的同行就小泉是否参拜进行了讨论。后来,记者在宴会场上走了一圈,发现三五成群的嘉宾们都在从不同角度讨论与靖国神社相关的问题。
Page: 12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