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国际防务|军事评论|军事广角|台海热点|台湾旅游|
  精彩推荐 贝氏抱怨“没有实权” 同情墨索里尼再犯众怒|图片新闻三则:汽车烤牛排、氦气球旅行|拉美两国火山先后喷发 数千人撤离一记者死亡|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2010-05-31 08:55:4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1963年6月16日,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48圈,历时70小时50分。20年零2天后,美国第一名女航天员莎丽·赖德乘挑战者号进入太空。自1963年6月16日,苏联的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单独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40年中共有近40名女性在太空留下倩影。

  而随着两架航天飞机的失事,人们也永远失去了其中4位的笑脸,她们是朱迪恩·雷斯尼克、克利斯塔·麦考利夫、卡尔帕拉·乔娜和劳雷尔·克拉克。

  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苏联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

  1963年6月16日至19日,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

  1937年3月6日,捷列什科娃出生在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耶夫区马斯连尼科瓦村的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她开始在州属“红渠”纺织联合工厂当粗纺女工,兼任厂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1959年,她22岁时才首次在雅罗斯拉夫尔航空俱乐部接触到了与改变了其一生命运的事业有关的活动:从事跳伞运动。1960年,她从纺织技术专科学校(函授)毕业,获纺织工艺师称号。1962年加入苏共,并在宇宙航行学校接受宇航员培训,期间获少尉军衔。1963年6月16日驾驶宇宙飞船“东方6号”升空,作围绕地球48圈的飞行,成为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

  第一位女航天员的称号,不仅为她在当时的苏联带来了极高的荣誉---她被授予了苏联英雄称号,而且,还为她收获了一份爱情:1963年11月3日,苏联政府及军方高调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及其同事尼古拉耶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为他们主持婚礼的是苏联空军司令负责航天事务的助理卡马宁将军。

  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萨维茨卡娅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苏联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

  1984年7月30日,苏联宇航员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返回地面,从“联盟T―12”号飞船的宇宙密封舱走出,结束了13天的太空飞行。在这次飞行中,萨维茨卡娅成为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妇女,她也是第一个进行过两次太空旅行的女性。

  萨维茨卡娅身上有着女性的柔情。她不喜欢人家说她征服了太空。她认为自己只不过参与了一项非常有趣的工作,和男性一样承担了重任。她一向认为,某种职业拒绝对女性敞开大门是错误的做法。她的举动也证明:女性能顶半边天!萨维茨卡娅头一次飞向太空是在捷列什科娃首次飞上太空后19年。她们敢为人先的举动最终向世人证明:女性也可参与宇宙飞行。

  美国第一位女宇航员:赖德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美国女宇航员萨利·克里斯滕·赖德。

  萨利·克里斯滕·赖德 (Sally Kristen Ride) 1951年5月26日生于洛杉矶。1973年获斯坦福大学英语系文学士学位,同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78—1979年任斯坦福大学助教、物理部研究人员、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后补宇航员,并接受宇航训练。1979年起为宇航员。1983年6月18日成为“挑战者”号第二次飞行的宇航之一,是美国进入太空的第一名女宇航员和美国最年轻的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三名进入宇宙的女宇航员。

  欧洲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女宇航员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2001年10月31日7时58分,艾涅尔乘坐“联盟-32”号飞船的返回座舱,在哈萨克斯坦的大草原上安全着陆。

  自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实现太空遨游之梦。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女子寥若晨星,而能够连续3次进入太空且在著名的“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工作过的,更是屈指可数。克洛迪·艾涅尔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这位法国女性凭借着自身不懈的努力,成为法国乃至欧洲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女性。

  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机长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美国女宇航员艾琳·玛丽·柯林斯。

  1995年2月3日,美国女宇航员艾琳·玛丽·柯林斯乘“发现”号航天飞机飞上太空。1999年,已经身为人母的柯林斯第三次进入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了7月23日至27日的飞行。至今,她驾驶过三十多种不同的飞机,累计飞行时间达到6280多小时,其中有537小时是在太空度过的。此次,柯林斯作为“发现”号指令长,不仅承担着艰巨的飞行任务,而且还承担着挽救美国宇航局声誉的巨大责任。

  中国女航天员

盘点各国女宇航员

  资料图片: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员跨入空军航空大学,正式开始为期4年的飞行学员生活,从此拉开了中国首批女航天员培训的序幕。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张利文、李清华)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选出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解放军总装备部7日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第二批航天员宣布命令大会,7名航天员成为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7名航天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最大的35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2.4岁,均已婚。5名男航天员均是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2名女航天员均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1270.7小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已经选定,其中包括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张建启介绍,首批选拔的2名女航天员来自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属于我国第七批女飞行员。

  “女航天员选拔的条件和标准跟男航天员差不多,包括身体素质、飞行阅历以及意志、思想状态等因素。”张建启说,“唯一区别就是尽量选择已婚的,因为已婚女性身体、心理更成熟一些。”

  为太空探索而献身的女宇航员

  在“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事故中,共有14名宇航员丧生,其中4名是女性:

  克里斯塔·麦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1948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原姓科里根。她原本是一名普通中学教师,但遨游太空的梦想和美国航空和航天局(NASA)招募太空教师的决定让她走进了宇航界。为了这个梦想,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朱迪丝·雷斯尼克(Judithar Leneresnik)1949年4月5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阿克伦,是犹太后裔。她1970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77年获得马里兰大学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1978年,雷斯尼克被选入NASA的宇航员项目,在1984年8月“发现”号处女航时担任任务专家。在“挑战者”号最后的那次航行中,她也担任任务专家的工作。

  卡尔帕纳·乔娜(Kalpana Chawla)1961年7月1日出生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一个名叫卡纳尔的小镇。1978年,当17岁的乔娜考入旁遮普工学院航天工程专业时,她创下了一项纪录——全专业惟一的女生。1980年,乔娜在得克萨斯州攻下了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1994年,乔娜被NASA选中,参加为期一年的太空严格训练,身份是航天飞机太空任务专家。

  劳雷尔·克拉克(Laurel Blair Salton Clark)是美国军中的传奇女性。克拉克1961年3月10日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不过她把威斯康星州的拉辛当成家乡。克拉克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她先是美国海军的航空军医,后又成为潜艇上的潜水医官,1996年又被选为宇航员。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提升自信非得靠裸体?
四名裸体男女像其他乘客一样站在扶梯上,用手提包遮住隐秘处,旁若无人走进地铁车厢。 >> 详细

论坛
日本教科书也能这么惊艳
大家来看看日本的数理化教科书。不知道这样的书是不是能让学生爱上枯燥的理科。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