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军事>台海动态
图谋“拒敌境外” 台裁军10万想干啥

[ 2006-05-25 09:25 ]

 

环球在线消息:5月20日,陈水扁正式核定了台湾第一份由“政府”提出的“国家安全报告”。报告中涉及的军事内容引人关注:为增强防御力量,台湾将提升“国防”预算至GDP的3%,并将继续推动“精进案”,至2008年前将裁军10万,以“建立联合战力”,实现“拒敌境外”的目标。人们不禁要问,在陈水扁不断叫嚣“大陆威胁”的同时,又要将台军裁减10万人,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举动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意在增强作战效能

表面看来,台当局在“国安报告”中提出大幅裁军,似乎有削减军备的意愿。但实际上,所谓的裁军10万只不过是落实台军2004年制订的“精进案”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裁军,台军的作战实力不仅不会降低,反而还可能进一步提高。

首先,从台军部队体制调整的角度看,台军计划裁减的这10万人均为政战、后勤系统或其他辅助性的部队,真正的一线作战部队不仅没有削减,反而还将有所强化。其中,台空军各作战联队下将新设立高于中队的“作战队”编制,提高了部队层级,使大批成熟的飞行员能够更长时间地留在一线部队。台陆军则正在仿照美军第4机步师的模式,筹备设立更多机械化步兵旅,以提高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强化执行各类地面作战任务的能力。同时,通过裁军,台军将可以大幅调整现行的指挥体制和部队结构,简化指挥层级,提高反应速度,使部队的作战效能进一步提高。

其次,从台军武器装备建设的角度看,通过削减兵力,台军将能够腾出更多的军费用于武器装备采购,进一步促进军事转型,向“量小、质精”的方向发展。据台军自己推算,完成“精进案”的裁军目标后,台军将节省大约1/3的人员维持费用,这笔经费如果用于武器采购,将可大大提高台军武器装备的更新速度。

第三,台军这些所谓被裁撤的军人并不能真正地解甲归田,他们只是从现役转入了后备役而已,仍然需要随时听候调遣。根据台军后备力量现行的“列管8年、精选4年”后退先用的原则,台军目前的后备人力高达100万人之多。而随着台军现役军人的大批裁撤,台军后备力量的建设发展也在不断加强。台湾“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参谋长李铭藤中将日前表示,为了提高后备役人员素质,使其在未来作战中能有效发挥战力,“后备司令部”将从明年起,在全台设立10间“步枪射击模拟教室”,专供后备役人员训练之用。

·自不量力的“拒敌境外”

虽然通过裁军、增加军费开支等手段,台军的作战效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来看,台当局要想实现“国安报告”中提出的“拒敌境外”构想,还是有很大困难。

首先,台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有限。想“拒敌境外”,必须有能力限制作战对象的作战模式和兵器运用,使其无法对自己的“境内”发动攻击。而台军所依仗的无非是花费巨资从国外购得的几样武器装备,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补充。从台海两岸的战争潜力上看,台湾省土地面积仅为大陆的3.8%。,人口数量仅为大陆的1.8%,军事力量仅为1/8。以这样的实力差,台军别说是“拒敌境外”,就连进行一场持久防御战的能力都不够。

其次,战略主动权在大陆。“拒敌境外”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使战火首先在对方的控制范围内点燃。而就台海局势的现状来说,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大陆手中,台军缺乏“先发制人”的实力和机会,如果台湾冒险首先发动攻击,将极有可能使其失去赖以生存的所谓“国际社会的支持”,无异于自杀。

第三,台战略防御纵深不够。现代化武器的机动力和火力飞速提高,战场空间出现越来越明显的扩张趋势,如果距离过近,根本谈不上“拒敌境外”。而台湾与大陆之间隔海相望,海峡最窄处的海坛岛与白沙岬之间仅宽130公里,最宽处也不过370公里,这段距离飞机只需20分钟就可临空,舰船也只不过是6-7小时的航程。以台湾海峡这样的距离也想到什么“境外”去作战,也未免有些太异想天开了。(来源:环球时报)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