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不是为生存而是为发展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在1840年和1949年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前几年,出现过几次海外移民潮,有个共同特点是移民为了谋生。而本次移民热的新特点则是移民者多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到国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半月谈记者在浙江、广东等传统侨乡走访时了解到,以前都是越穷的地方移民越多,而现在随着生活的改善,移民的重点地区、人群、目的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州加成移民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明辉告诉记者:“广东以前的移民大多是来自开平、台山等山区的农民,现在的移民都集中在珠三角城市,受过高等教育。老移民离开中国时间很长,三五年都回不来一次,因为机票钱很难赚,现在新移民回来越来越频繁,有的一周就回来一趟,因为两边都有生意和牵挂。”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产生了40万新华侨,分布在欧美各国及澳洲,主要从事餐饮和商贸。他们选择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一方面是为做生意方便,另一方面是为了子女教育。从业20年的广州景洪移民顾问公司董事长关景鸿说,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私营公司负责人80%都有第三国的永久居留权,事实证明以这种身份为企业上市和“走出去”会带来更多便利。
新投资移民热不会冲击社会稳定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近几年来参与投资移民的群体,从超级富豪到中小企业主,从社会精英到各界名流,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加入到移民行列。针对这种趋势,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社会舆论担忧的精英流失说并不成立,新一轮投资移民热不会冲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