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漏油事件考验关系 英副首相与奥巴马打嘴仗|英女王舅舅墓地被涂纳粹标志 萨科齐急忙道歉|美中三所大学共同研究 发现能“吃”油污细菌|
日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归巢 有望首次带回岩石样本
2010-06-14 08:32:59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综合西方媒体6月13日报道,备受关注的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预计在13日午夜降落在澳大利亚。在结束长达7年太空之旅的同时,它极有可能带回人类历史上首次直接从小行星表面采集到的岩石样本。

***七年前升空

造价高达1.38亿美元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体积如一辆普通汽车,重约500公斤,太阳能电池板展后长约5米。2003年5月9日,“隼鸟”号探测器搭乘M-V型运载火箭从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朝目的地“丝川”小行星驶去。

“丝川”小行星原本是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专业委员会认定的第25143号小行星,日本为了纪念该国已故“火箭之父”丝川英夫,后来向委员会提出命名申请并获得批准。“丝川”小行星与地球直线距离约为3亿公里,长约540米,宽约300米,表面崎岖不平,外形就像个大马铃薯。这颗小行星是从太阳系形成初期就存在的天体中分裂出去的,已经有“数千万到数亿年的历史”,上面的原始沙石将为天文学家研究太阳系形成和宇宙进化提供前所未有的重要信息。

***成功降落小行星

2005年9月,“隼鸟”号探测器抵达“丝川”小行星轨道范围,并成功向地球发回一批在近距离拍摄的照片。此后由于姿势控制装置和离子发动机出现故障,“隼鸟”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小行星成功着陆。科学家们期待着“隼鸟”号能从“丝川”小行星表面收集大块的岩石,但由于着陆后探测器通讯设备和样本搜集系统运转不灵,目前还无法确定其是否完成了这项关键任务。不过,即使未能带回大块标本,这次行动也算得上取得成功,“隼鸟”号降落时激起的沙尘很可能已经进入其收集装置,此前传回地球的数据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6月13日返回地球

“隼鸟”号原本定于2005年12月返航,但由于故障错过了返回地球的最佳时间窗口,不得不在茫茫太空等待3年,直到2008年再踏上归途,预计在今年6月13日深夜“到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透露说,在13日晚上行驶到距离地面4万公里的高空时,“隼鸟”号探测器的主体母船将与可能装有“丝川”小行星岩石的返回舱分离。进入大气层后,母船将因为摩擦燃烧殆尽,而被由碳素纤维强化塑料构成的隔热外壳所包裹的返回舱将继续坠落。在距地面10公里处,已经逐渐融化的隔热外壳将与返回舱脱离,返回舱此时会自动打开降落伞,最终降落到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地带的伍默拉火箭试验场。

据悉,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其速度将达到每秒1.93公里,由于急速摩擦,它的表面温度最高将达到3000摄氏度,但是舱内将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家已经前往澳大利亚中部沙漠,观看“隼鸟”号回家时的壮观景象。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专家表示,当隔热外壳融化时,返回舱将有几次发出比金星还要明亮的光芒,简直就像颗“人造彗星”。

如果成功降落,“隼鸟”号将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与小行星进行直接接触并成功返回地球的航天器,也是首个从月球以外的天体降落和起飞的航天器。

***日航天业受鼓舞

返回舱在打开降落伞的同时也会启动机载无线电信标,向密切监视其运行轨迹的地面控制人员发出信号。直升机将利用夜间红外成像设备确定返回舱和外壳的精确坠落地点,地面回收工作将在14日天亮后展开。美国航空航天局希望此次降落能够为未来太空飞船和探测器的使用提供宝贵经验,还计划在其网站直播“隼鸟”号重返地球的过程。“隼鸟”号若能成功采集“丝川”小行星的岩石,这将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事件,也将大大鼓舞日本的航天事业。

返回舱被发现后将空运到位于东京西部的日本相模原市地面控制中心,在那里进行X光检验和分析,之后由来自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共同打开。日本在发射卫星和航天探测器方面的成就素来令世界瞩目,但是近年来也曾多次遭遇重挫,不仅好几次火箭发射以失败告终,2003年“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还因失去动力没有进入预定轨道沦为太空垃圾。如果这次“隼鸟”号能平安飞回,无疑是给日本航天事业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来源:中国日报网 董玮 编辑:刘纯萍)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发现5500年前人类的皮鞋
这只皮鞋在亚美尼亚的一个山洞中被发现,科学家用放射性碳确定了它的“年龄”是5500岁! >> 详细

论坛
保卫世博最牛警用装备大全
这里的一切都是为办好世博会保驾护航。有你想得到的,也有你想不到的。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