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灾区一线记者讲述:虽然破了,这里也是家
[ 2008-06-25 14:3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有人觉得灾区现在仍然是城市遍地瓦砾,灾民哭哭啼啼的景象,其实那里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哭的人也有,但是大部分人已经恢复了理性,他们在想着怎么能把今后的日子过好,”王晋是经济日报社派往灾区的第二批记者,她向记者讲述了采访过程中看到几个片段。以下根据王晋的口述录音整理。

青城山 经济日报记者王晋摄

青城山建筑一角 经济日报记者王晋摄

  当地人说:“虽然破了,但这里依然是家”

  我们是经济日报社第二批去灾区采访的,6月2日出发,一共去了10天。先去的是都江堰、然后是彭州、接下来是德阳市下面的什邡、绵竹,最后到绵阳。重灾区里能到的、有条件去的地方基本走了一遍。都江堰是这次抗震救灾中最初打通的城市,而且它是去北川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去的时候首先选择这里。

  从表面看都江堰这座城市似乎受损不大,但实际上住宅已大多成了危房,需要重建。以前这里的旅游业比较发达,因为这儿环境比较好,气候也很宜人,当地人都把都江堰称为成都的“后花园”。这次地震对都江堰的旅游业造成了重创。“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我在青城山看到,山门虽然没有倒,可是上面的瓦已经全部震碎了。门口只有一个不接待游客告示,后山损失可能更大一些。

  不过这里并不是见不到一个人,有些来自海外以及港台的道教信徒和志愿者正在和道观的道长商量怎么修复受损的建筑。我们在这里遇到青城山上一个四川省道教协会的会长,跟他聊了几句,他说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很深,他说他不愿意搬下山去住,这里是他的家,虽然破了也还是他的家,他要留在这里看家。

    从睡帐篷到住活动板房

帐篷里太热了,如果外面的气温是30多度,里面就能到40多度。现在各省对口支援的主要工作是帮灾区搭建活动板房,让灾民先住进去。走这一路都能看到各地来援建的人日以继夜地干,板房建好后马上就交出去给当地的人住,那些建板房的人自己睡帐篷。

在安县的花荄镇,有个由北京“三建”支援建设的“京安小区”,那是绵阳最早建成的安置小区。原来这里是一片种植畜牧用草料的地方,援建的人从浇筑地面开始,连轴干了13个日夜就建完了。板房是用隔热材料搭建的,小区里有上下水,洗澡、做饭都没问题,还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盥洗室,有人说这里比自己震前住的还好。

真正住过就明白,帐篷是很必要,但安置房才有家的感觉。有个人跟我说,以前是10个人挤一个帐篷,5个人横担一条被子,晚上睡觉不敢翻身,一翻身别人没法睡了。现在一间板房20平米,里面给他们配1张大床,2张小行军床,可以住3-4口人的一家。还配有塑料小凳子、脸盆喝做饭的炊具,大米、油、青菜是定期发放。

建设者考虑的很周到,为了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他们用石子铺路。我们与建筑队的质量经理聊了一下,他们想得很细。有个钩子在房子外面起固定板房的作用,这个钩子本来设计的离地面比较近,他们考虑到小孩有可能会把它弄断,就把这个钩子改建到上面人够不到的地方。

有组织的地方最有序

我们也住过帐篷,帐篷搭在是一所学校的操场上,那个地方恰巧是当地接收和发放援助物资的地点,旁边就是省道,不断的有大卡车开过,物资源源不断运来。晚上睡不着,我们就去采访,看到物资接收、登记、发放都很有序。他们建立台账制度,救灾物资来了马上就登记,一式五到六份表,有给受援助单位的,还有给捐献单位的,每个中间环节都有记录。

这里的党员都带着党徽,镇干部很年轻,有的只有20多岁。有一个卸货的,他说他早上四点去青城山里搜救,搜救一整天到晚上八点多回来吃饭,饭后一直到12点还在坚持卸货,因为共产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在北川擂鼓镇有个水务局长,他亲眼看见妻子被砸死了,他的妹妹也去世了。他说我救不活妻子,只能这样,赶紧去救同事,地震后到现在除了救人就是重建。震后山体发生变化,原来的水源已经不见了,他四处找水源,找到水源还要引到镇上。那时没钱,就靠他以前的关系和信誉四处去赊设备和管材,跟人家签条子说你信任我,钱的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我问他靠什么支撑你这么做?他说我就是个平凡人,每个人到这个时候都是这样,靠工作来支撑,觉得欣慰的是我知道我妻子埋在哪儿。像他这样的干部在北川不是一个两个人,他们只要还活着的都在拼命干,有的人是夜里头偷偷地哭,白天照样干活。其实几乎每个人背后都有这种故事。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