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半月看北川
[ 2008-05-27 14:17 ]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两个字注定了是永远的痛:北川。

    26日,汶川大地震后第15天,记者来到这里,看到人们正擦干眼泪,更看到了羌寨未来的希望。

    黄菊伴悲情,传递出生者的坚强

    26日中午时分,在可以瞭望北川县城的任家坪土坡,摆着一盒蛋糕,蛋糕上“祝爸爸生日快乐平平安安”几个红字格外惹眼。蛋糕前静静坐着一个女孩,默默凝视着山下县城的废墟。

    她与在县电信局工作的父亲,已是阴阳相隔。而26日,是她父亲50岁生日。女孩从绵阳赶来,一早就坐在这里,一动不动。她不抽烟,却一根一根为父亲点燃。

    此情此景,记者不忍打扰她和亲人的交流。而几个举起相机的手,也慢慢放了下来。

    在女孩身边不远处,一位警号为“072926”的女警察也在祭奠自己的亲人。十几天忙于抗震救灾的她曾说,最大的心愿是回北川把亲人安葬好。今天,她抽空来了,带来了三根蜡烛、黄色的菊花和百合。

    “坚强些,多保重”,一位熟识者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而这句简单的问候语,又给了被问候者多大的安慰!16万人口的北川,已确认遇难者1.5万多人,痛苦撕扯着几万个家庭。见面不忍问家人生死,唯有送上这熟悉的问候语。

    坚强的北川人却绝没有倒下。15天了,北川虽然还处处可见地震留下的可怕遗迹,但是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而有效地进行着。

    在曲山镇等乡镇,不少百姓自发组织起来配合政府打通道路,让救援的车辆可以尽快赶进来。在擂鼓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一顶顶帐篷搭起来了,孩子们在玩耍,大人们则在张罗重建家园……

    “我要回家收我的油菜子”

    37岁的邓光兵家住离北川县城很近的邓家乡海元村。在县城边的路上,他背着一个大大的背篓,里面装着政府发放的救灾物资,有大米、黄瓜、豆腐干、牛奶,正翻山回家。

    地震发生后,他和村子里的人被紧急疏散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点,但现在他最惦记的是家里的一亩油菜子。“平坝的油菜子已经收完了,我们山上的也要收了,”邓光兵说。

    而像邓光兵一样,被安置到绵阳的北川农民们已经陆续乘上长途客车返乡,他们正收起心中的悲痛,开始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天气炎热,但县城旁边任家坪村的田地上,不少农户还在忙碌地挥着手中的农具。韩晓冬是一位中年妇女,地震让她失去了丈夫,15岁的儿子远在外地。这会儿,繁忙的农活只能让她一人独挑大梁了。

    “趁着这两天天色好,我得多打些油菜子。”她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政府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困难,我们自己也要努力。我们现在多自救一点,国家就可少负担一点!”

    记者在沿途还看见,很多农民自发收集垮塌房屋的木材、砖块等建筑材料。

    “这边建材还比较贵,这是他们为下一步重建工作做准备。” 见到北川县县委书记宋明时,他告诉记者,现在交通运输还不是很方便,所以老百姓们会回家收拾倒塌房屋中的木材、能用的砖瓦。

    绵阳九洲体育馆作为前期最重要的北川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一度安置了3万多人。绵阳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5月20日鼓励他们返乡生产自救,已经分多个批次,每次数千人转移。到目前为止,九洲体育馆内只剩不到七千人。”

    重新悬挂的校牌 不屈的北川意志

    下午2点28分,记者来到北川中学的废墟前,默默站立。15天前的这一刻,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夺走了1200余名学生和教师的生命。

    但是,地震可以摧毁他们的家园,摧毁他们的校园,夺走他们的老师、同学和亲人,却无法摧毁北川中学师生的坚强意志。

    7天前,北川中学高三学生在绵阳市长虹集团培训中心正式复课。没有音乐,500多中师生就集体清唱着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再次从面前升起。

    当时,长虹集团负责人表示,要送师生们一件特殊的礼物。当礼物拿出来时,许多师生泪流满面,双眼却充满勇气。原来,礼物是“四川北川中学”校牌。复课的前一天,长虹集团专门派人赶到北川,从废墟里找回了这块代表北川中学精神永存的校牌。

    高三(3)班学生刘志娟曾告诉采访她的记者:大地震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和悲伤,可她们将更加坚强,将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因为,她们还要回来重建家园。

    2天前,温家宝总理再访北川中学,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简陋的教室里,留下了孩子们坚定的信念: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如今,记者眼前的废墟,已看不出它曾经是校舍,看不出它昔日日的荣光。但是不用担心,因为,希望就在明天,就在那些年轻人的身上。

    米-26终于飞起来了

    米-26直升飞机吊着13吨重的推土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从满目疮痍的北川县城上方飞过,目的地:唐家山堰塞湖堤坝。

    在经历了连续三天无法起飞的恶劣天气后,26日,天公作美,阳光灿烂。米-26直升机从绵阳起飞,在擂鼓镇吊运起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设备,空投至唐家山堰塞湖坝顶。这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空中抢险通道已经打通,随着大型机械设备的不断空投运进,抢险工作将提速。

    米-26是目前世界上装载量最大的直升机,它在擂鼓镇临时停机坪下降时,巨大的螺旋桨下飞沙走石,记者拍照时,脸被沙石打得生疼。

    但人们还是很兴奋地围近了观看。这个“大家伙”终于能够飞起来了,标志着悬在绵阳头上的“悬湖”威胁将得到有效缓解。

    在擂鼓镇受灾群众安置点,与直升机轰鸣声相伴的是,是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和穿梭不断的车辆。这里,一顶顶帐篷搭起来了,指挥部在紧张工作,孩子们在玩耍,帐篷不远处,活动板房也在紧张搭建中……

    15天了,北川虽然还处处可见地震留下的可怕遗迹,泪水还在浸泡着这片悲伤的土地,但是--救灾工作正在紧张而有效地进行着。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在擦干眼泪,迎接新的生活。

    新华网四川北川5月26日电(记者于长洪 谭浩 肖春飞丛峰)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