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三外交”及其崛起
[ 2006-08-07 16:25 ]

环球在线消息:最近数年,面对小泉政权对华外交的停滞,日本各界深感焦虑,他们采用各种方式,动用各种有渠道,以期打破两国外交僵局,但是,至今他们的各种尝试事倍功半,无法突破小泉政权造成的外交停滞格局。日本精英层痛切感到,不突破两国关系目前的僵局,就无法确立日本在亚洲的存在地位,更无法发挥日本在世界的作用。据笔者的观察,近期,日本精英层正在集结与整合力量,以期突破小泉政权亚洲负面外交的框架,建立一种新的对外交流模式,并以此促进日本与中韩等国的交流。

今年8月3、4两天,东京-北京论坛在东京举行,中日两国有识之士数百人到会。此次论坛参加者包括各种舆论机构,言论精英,政府智囊或高级官僚,跨国公司负责人。中日两国关系唤起了如此广泛的关心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两国有识之士已经无法继续坐视双方关系的继续僵化。他们都站了出来,希望以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见识与自己的能力来打破两国关系闷局。可以说,论坛代表一种意志,一种理性的力量。

关于该论坛的形式,笔者与论坛的几位策划人曾经讨论,“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对笔者说,他们的目的是要建立既不同于政府行为的外交渠道。中国日报网站总裁张平说,该论坛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促进两国关系的新的形式,为两国有识之士提供平台。东京经济大学副教授周牧之说,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20世纪外交的反省基础之上的,可以突破国家外交与民间外交的局限性,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崭新的外交形式可能成为东亚统合的重要渠道。

综合几名策划者的思考可以看出,他们的目的是在创造一种新型外交,这种外交模式既不同于国家外交,也不同于过去的民间外交,是属于第三种外交。

传统的国家外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外交,此为国家外交的主导方面,另外,最近各国强调公共外交,其实这也仅仅是政府外交的辅助,搞些政府主导下的精英层面交流或青少年交流,并未脱离辅助政府外交的层面。

第三种外交也不同于以往所说的民间外交。以往那种民间外交,往往是局限在某个领域的跨国交流活动,例如以前中日之间佛教徒之间的交流,体育界的交流都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作过贡献。可以说,民间外交是通过某个独特领域的交流,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第三种外交是以各界领袖的集体力量,推动国家之间各种层面重大问题的解决。以日本“言论NPO”的活动来看,第三种外交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第一是领袖论坛,即一国或多国各界领袖汇聚,对影响双方或多方关系的重大问题集中讨论,发表意见。例如日本的“言论NPO”有400多位各界领袖,足以代表日本各界的声音与意志。他们要处理的问题多是国家或一般民间外交层面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国家之间外交出现问题无法沟通之时,更凸显第三外交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是舆论影响组织,成员包括众多舆论精英与媒体组织,他们拥有巨大的言论形成与影响能力,可以将论坛领袖达成的一致共识迅速在社会各层面广泛普及。

第三是实行公约。论坛往往会就某个问题达成阶段性的一致,这是成员的共识。鉴于论坛的代表性以及各界领袖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他们很容易将论坛中达成的共识在各自行业贯彻。因此,第三外交在促进国家之间关系上,用有区别于政府行为的约束力或执行力。

第三外交推动的主体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论坛,也可能是基金会或其他形式的组织,但其成员一定要具有重要领袖级别,社会广泛代表性,要具有实际的推动力。当然,这种外交不同于第一种外交,既没有必要设立大使馆,也不需要设庞大的代表机构。一般来说,除秘书处外,第三外交的主体是网络式的存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三外交是由社会各界领袖人物合力推动的,因此具有权威性。此外,推进主体中包括众多言论领袖与媒体经营者,因此它拥有强大的舆论形成能力与影响能力。再有,第三外交的推进者中包括众多高层政策制定实施人员,因此可以对特定政策的实施负责。

很明显,目前中日两国关系的僵局影响如此广泛,问题如此深刻,绝非以往的民间外交可以推动,也绝非单纯强调友好就可以解决。日本有一媒体人对笔者说,目前,日中两国目前的民间沟通框架均对解决两国关系的僵局无效。他的话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现实呼吁建立一种中日之间的新型沟通方式。

第三外交虽然与第一外交完全不同,但它却是开放的,非对抗的。8月3、4两天在东京举行的东京-北京论坛,安倍等日本政府高官到会致辞。当然,论坛并非很在意高官是否出席,应该认为,安倍之所以出席,是因为论坛这个平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日本政府希图借助这个力量扩大其影响。

中日关系处于僵局与闷局之中,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崭新大胆的举措,鲜活的思想。在论坛上,两国精英激烈碰撞,非传统媒体则作为崛起的媒体,承担了主要的运营功能。

第三种外交作为一种超越国家的力量,呼唤一种超越国界的个人之间的信任。8月2日晚,在东京的皇宫酒店,“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与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赵启正共同强调信任的重要性。可以说,超越国家的个人之间的信任,正是第三外交的优势,而这也正是第一外交缺乏的要素。

第三外交有一种信念,相信通过持久,广泛而又专业的理性对话与讨论,可以逐步消除两国之间存在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种外交拒绝对国家关系的简单化。极端民族主义往往是以简单的方法对待国际关系,第三外交则尽量避免这种倾向。

我们看到,论坛作为一种意志,正在寻求超越国界的真实。8月2日下午在皇宫酒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主持者公布的中日联合实施的第2次舆论调查报告,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当然,第三种外交不同于第一种外交,没有第一外交那种庞大的官僚组织。第三外交的组织者具有一种奉献精神,他们主要的工作是为各界领袖提供平台,各界领袖则通过这个平台汇聚一堂,形成舆论,并推动外交问题的解决。

长期以来,中日经济关系飞跃发展,但在政治外交领域,因为日本个别领导人的作为,导致两国关系的停滞,其实,这种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中日关系领域,常有个别企业,个别团体乃至个别媒体提出改善中日关系的方案,试图打破两国外交僵局,但往往因为整个社会“氛围”而被压制。但是,由于第三外交是主流社会中领袖级人物的集合,所以比单一企业或单一团体更容易抵御这种压力。

此次东京-北京论坛吸引了日本众多各界高层领袖参加,这说明他们对目前两国外交渠道阻涩的不满。在第一外交停滞,以往的民间外交又无法发挥其功能的情况下,第三外交的作用日益凸现。

(刘迪  日本东京杏林大学比较政治学副教授)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