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周期延长 “退定”现象抬头
“这周又是一个零蛋。 ”正在门店玻璃窗上整理房源信息的房屋经纪人刘海江无奈地叹气道。新国八条、房产税试点开征、央行加息,新年伊始,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跌,让节后的中介市场苦不堪言。零成交的蔓延,交易周期的延长,“退定”现象的抬头,正在预示着沪二手房市场的“严冬”将再次降临。
二手房成交量急冻
“现在的市场比今天的天气还要冷。 ”刘海江这样表示道。 “其实从春节前一周开始,交易量就下降的很明显了,现在调控这么严厉,我们对后市的预期也并不好。这周大家基本都是零蛋。 ”
来自汉宇地产各门店反映,大量本打算节后入市的客户购房热情再次降低,市场再次陷入观望阶段,而房东由于限购政策的影响普遍惜售,价格维持稳定状态,第三轮博弈状态形成。 2月至今,以中原地产为例,旗下门店的客户来电、来访量为此前水平的七成左右。
对此,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研究经理马冀表示,由于春节前对楼市坚定不移的加强调控呼声渐强,管理层正面回应,买卖双方对于政府再次推出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的预期明朗,特别是在房产税、限购、营业税、契税等收紧政策即将出台的压力下,市场出现“政策末班车”的扎堆交易现象。部分交易的提前达成,也透支了些许未来市场需求力量,弱化了节后交易起步力量。因此2月份开始,整体市场将进入政策消化期,交投局面有望趋淡。
交易周期延长 “退定”抬头
记者在昨日的走访中发现,节后的最初几天各大中介机构成交较政策出台前有所下滑,部分市中心区域因限购令的硬性制约,买卖成交较清淡,并有一定的退订现象。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鞍山分行经理黄金宝透露,分行近期有一宗因限购令而终止的成交,购房者杨先生为本市居民,其在长宁、虹口两区已各有一套房屋,今年杨先生的儿子将就读小学,杨先生希望让儿子就读杨浦区的打虎山第一小学,他看中一套鞍山一村30平方米的一房,其总价约为75万元,并达成了意向,但随着调控政策中限购令的推出,杨先生失去了再次新购第三套房源的可能,最后只能退订。
与此同时,受政策影响增加的交易成本,有部分业主尝试转嫁至买家、但得到市场认同的不多,买卖双方对此的分担尚处于商议磨合期。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场中分行经理郭爱枝透露,因为近期政策的密集、迅速出台,买家面临信贷和税费成本的双双上扬,部分交易因额外费用的增长使得交易完成的周期有所延长。
“预计市场对这一系列影响的消化周期会有3个月左右,短期内成交量的调整难以避免。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总经理叶厚彪向记者如是说。
中介行业面临再次洗牌
交投局面的趋淡,对于中介行业可谓压力重重。沪上房地产分析师蔡为民直言,楼市历经接二连三的炮轰,第三轮调控之效应已开始显现。“我预料其对楼市的杀伤、破坏力将如滚雪球般越演越烈,位居市场第一线、财力与抗压力又最脆弱的房屋中介业首当其冲,三月开始将形成优胜劣的倒店潮,恐怕已在所难免。 ”
小门店面临着再次歇业的可能,而一些大中型中介公司也已开始放缓了扩张的步伐。一家沪上大型房产中介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就目前的的行情,市场肯定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期,因此公司对于各个区域的规划及营销方式都会有所调整。
4万元以上高端楼盘一周仅成交8套
价格下跌或在上半年显现
限购令、房产税、加息等调控措施的“立体”式作用下,不少豪宅买家颇感觉“有钱无处使”,致使沪上高端楼盘几乎滞销。
上周(2月7日-2月13日),上海单价在4万元以上的高端楼盘仅仅成交 8套,从而造成全市一手房成交均价的下跌。
高端楼盘几乎滞销
记者从本市房管部门主办的 “网上房地产”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17时30分,当日成交的商品住宅套数为302套,节后成交虽呈现逐日上升的势头,但与节前,尤其是1月末2月初日均千套成交的“疯狂”相比,着实逊色不少。根据网签的数据,园林一品(兆丰嘉园二期)、宝宸怡景园、莲花河畔景苑等项目成为近期淡季中较热销的楼盘。
据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2万平方米,虽然相比恰逢春节假期的前周翻了一番,但也仅仅相当于年均水平的1/6;上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0129元/平方米,环比上周下跌8.6%。
此外,上周上海市商品房新增供应面积为30.3万平方米,为前周的2.94倍;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为18.1万平方米,相当于前周的4.76倍,除恒盛鼎城外,其余新推楼盘都位于外环以外。
受“限购”、房产税等政策的影响,本轮调控对一些豪宅项目的冲击力十分显著,高端楼盘几乎滞销。案址位于内环线内的某高端住宅,推盘时点正好处在市场淡季,自从第三轮调控政策出台后,仅售出2套房源,后期销售进度面临极大的压力。
房价下行压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成交清淡,但截至目前,申城房价明显下降的迹象尚未出现。相反,仍有部分房企酝酿调高售价。据新浪乐居提供的一份对沪上20个热点板块的公寓价格调查显示,新政后近六成新盘报价上调,价格涨幅超10%,最高涨幅达22%,涨价楼盘以一线品牌房企项目居多,万科、金地、复地、绿地等企业均位列其中。
分析人士认为,供应不足仍是当前市场持续追涨的障碍因素,目前来看春节后的放盘量相对于持续增长的购房需求,显得有些动力不足,市场上开发商的惜售心理仍占据主要地位,伴随紧张的经济环境和严厉的政策环境,开发商对所持项目的价格期望更为坚定,强劲的购买需求迫使其价格趁势上升。
佑威执行董事、楼市专评网首席分析师黄志坚认为,随着“国八条”、房产税、加息等政策的先后出台,再加上春节假期的影响,全市楼市从1月的淡季不淡迅速跌入冰点。“后市成交量相较正常状况仍然会持续处于低位,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将逐步加大。”黄志坚预计,只要新政认真执行,房价就具有较大的下行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除了成交量在低位外,价格的下跌也应该会在上半年内日益显现。(张骏斓/任萍/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