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老贝又一娇娃曝光 女主播获10万“无息贷款”|奥巴马国情咨文:潘多拉盒子里只剩下希望么|科学家否认外星人存在可能|
财经>消费旅游
当心陷入流动性恶性循环圈
2011-01-18 10:44:2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2010年全年的货币数据面世了。统计显示,去年货币供应量M1、M2的上涨很快,分别达到19.7%和21.2%。过去看到这样的数据,一定会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但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

现在应当怎么看?货币供应量偏多还是偏少?不知道。因为监管条件变了。

2010年,银监会不断提高对银行的监管条件,而每一次提高,都意味着银行流动性相应地减少,但具体减少了多少?应当对应着怎样的货币供应量?没有经验数据与之对应。所以,即便我们看到M1、M2涨幅都很大,也不能用以往的经验去说明流动性很大。也就是说,在银行监管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判断货币供应量是多是少需要重新认知,不可以继续过往的经验。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佐证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大幅增加。2009年,货币政策比2010年宽松得多,但基础货币投放不过4000亿元;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381亿元,比2009年还多2354亿元。

至于贷款,7.95万亿元的新增量并不算宽裕。第一个原因是,2009年估计有2万多亿元贷款空转,这部分贷款在监管不断强化、贷款条件不断加高的前提下,2010年都该回位;第二,除去2万多亿元的贷款之外,2009年有效使用的贷款还有7万多亿元,把这部分新增贷款平移,2010年的新增贷款7.5万亿规模基本没有增加;第三,数据显示,2010年新增贷款7.95万亿元,鉴于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房屋价格都有10%左右的上涨,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真实的新增贷款只相当于2009年的7.1万亿元,这说明,表面上看7.95万亿元新增贷款,但去除价格因素影响之后,新增贷款不是宽松,而是偏紧。

这也是我们一直担心的,贷款增长必须反映价格的变化,如果价格大幅上涨,而贷款增量不能相应地增加,那即使看到贷款绝对数在增加,也不能认为企业资金宽裕。

实际上,现在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又增加了一个,地区安全。但现在看,这只是瞬间的影响。2010年12月,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飙升,从1.76%涨到2.92%,只是稍纵即逝的现象,而没有持续。当然,不排除大型国有银行先知先觉,拒绝拆出货币,从而引发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涨。或者是两项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毕竟,货币市场利率几天的时间从2%附近被拉高到6%附近,史所罕见,不像是国有银行单方面作用的结果。

总体而言,中国因加息引发“热钱”流入,然后再提高“法定存准率”予以锁定,引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如此循环往复,或将陷入“先惹祸、再灭火”循环圈。2010年12月份加息,新增外汇占款达到了4033亿元,11月份是3190亿元。这说明,中国加息对“热钱”的吸引力依然巨大。10月份加息后,外汇占款曾达5301.8亿元,然后两次上调“法定存准率”,那现在是不是又得至少上调一次“法定存准率”了?

未来的可能性是,2004―2008年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从银行内部看流动性高度紧张,企业贷款成本不断上升,但银行外部的流动性却因“热钱”不断流入而持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还可能出现的另一个更为惨重的情形是:唯恐银行风险而不断紧缩,结果使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实体经济生存环境恶化,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导致进一步提高监管要求,信贷价格更高,实业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是实体经济大面积破产,同时摧毁了中国金融业,这是一场大危机。我们千万要当心!(钮文新)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我的梦想地:苏丹之旅
虽一直想去苏丹,但最后做出去的决定却源自一条新闻:苏丹将举行南部是否独立的公投。 >> 详细

论坛
兔界十大“明星”种类
盘点可爱的小精灵:兔年到了,快来一起看看吧!兔界十大“明星”种类。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