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已经过去一个星期,由中国食品行业领军品牌盼盼食品赞助的南非世界杯现场报道团兵分多组,前往南非各个城市,探访当地华人社团、领事馆,体验当年华人在南非的历史足迹,与各国球迷一起为支持球队加油呐喊,体验南非当地风土人情,带来丰富翔实的一线新闻图片,打造了一场世界杯场外视觉盛宴。
1、记者团在比赛现场

6月1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埃利斯球场,阿根廷对阵尼日利亚,新商报记者在现场与阿根廷球迷一起呐喊助威,希望老马和梅西拯救阿根廷。这场比赛的最终结果是阿根廷1:0小胜尼日利亚,阿根廷后防大将海因策在开场第6分钟就头球攻破尼日利亚大门,看阿根廷的球迷多高兴!
2、记者团探访当地领事馆
6月11日,在比赛开赛前夕,记者团采访了国驻约翰内斯堡领事馆总领事房利。据粗略统计,在南非生活的30万华人中近20万生活在约堡。作为中国驻约翰内斯堡领事馆总领事,房利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在世界杯开赛之前,半岛都市报记者与房利面对面畅谈了关于华人在南非的生活状况,以及世界杯期间如何保障华人安全的事宜。房利夫妇对报道团的来到非常开心,大家在领事馆内高兴地合影留念。
3、记者亲身体验球迷助威工具呜呜祖拉
随着世界杯小组赛的进行,不是球星和球队,而是呜呜祖拉和“普天同庆”成为赛场内话题性最高的明星。呜呜祖拉英文名字是Vuvuzela,长度是大约1米,形状就像是喇叭,只不过是加长、加粗版。研究人员曾做过统计,发现在Vuvuzela“助阵”下,整场比赛的平均噪音达到100.5分贝,最吵时为144.2分贝,超过波音飞机齐飞的噪音。
要想吹响呜呜祖拉不容易,需要相当的肺活量和技巧。初学者大多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让它发出“呜呜”声,而且很难长时间让其保持发声。报道团代表海峡都市报记者王敏亲身体验了一把呜呜祖拉,“三声长号过去,嘴唇发麻,腮帮子发酸,你还别说,这玩意还真难吹”,呜呜祖拉可不是那么好吹的。
6月17日,上海青年报记者陈敏等深入南非金矿,亲身体验一座深度达3770多米的废矿。这是由3个废弃金矿组成的博物馆,它记录了南非的“发家史”,被保存下来的最大意义,也就是为了让南非的后人体验一下,他们的祖辈当初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谋生的。
5、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南非钻石商人
迈克尔是南非当地著名的珠宝商,中国游客80%都会到他这儿来购买珠宝。海峡都市报记者王敏6月19日专程走进迈克尔的作坊,这个46岁的希腊后裔一谈到自己的作坊便停不住口。迈克尔介绍说,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喜欢钻石,特别是年轻人,无论大小都会买上一颗。他们还是比较喜欢西欧式样,特别是意大利的那种设计。
迈克尔从没有去过中国,但神奇的是,他抽的烟是中南海牌的。“这是我在西罗町(约堡当地的唐人街)买的,几年前有个中国人请我抽了一支,我就爱上了这个牌子,也因此爱上了中国。”实际上,迈克尔本来今年有机会去中国感受一下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几个月前,南非政府邀请他去世博会,当时迈克尔欣然应允。“不过很不巧合的是,在我出发前,有15名学生要来我这里学习,为了他们,我放弃了去中国的机会,不过我相信,以后我肯定会去中国看看的。”
(来源:T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