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被罢免总统塞拉亚将离开洪都拉斯 流亡墨西哥|五角大楼:伊拉克大选不会影响美国削减驻军|驻阿美军指挥官称增兵数量未达预期|
发展中国家遭强制减排 77国集团与中国联手反对
2009-12-10 10:43:25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

    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杯水车薪

    陈晓晨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国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平均到每个人身上,“还不够买棺材的。”

    当地时间8日17时(北京时间9日0时)许,中国代表团在会场内的中国新闻中心举行了媒体吹风会。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敦促发达国家承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义务,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提供资金、转移技术,以帮助后者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排放增速。

    欧盟的要求“太不厚道”

    针对欧盟方面提出的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的要求,苏伟表示,欧盟的提议“太不厚道”——根据《公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的责任不同,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而中国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单位GDP碳排放量减少40%~45%的目标,是根据国情自主决定的,是中国为全人类作出的贡献。

    有分析认为,40%~45%的碳强度削减目标对中国来说已是“极限”。一旦碳强度降幅超过45%,减排成本将呈几何级上升。届时,经济发展速度将显著减缓,财政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将显著加大。

    苏伟还抨击美国等发达国家缺乏诚意。美国近日提出,2020年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础,事实上是减排1%,”苏伟不无调侃地说,自己英文不好,因此不知道1%算不算“显著”减排。

    此外,针对部分发达国家每年总共提供100亿美元资金的承诺,苏伟说,平均到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人民头上,大约只有2美元/人,“气候变化是生存问题,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代表说,2美元还不够买棺材的。”

    规定峰值

    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由于这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对国外媒体开放的新闻发布会,不大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其中不少是外媒记者。一位外媒记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她问:中国为什么对“排放量何时达到峰值”的问题“不高兴”?

    苏伟表示,发达国家应首先尽早达到峰值,如果发达国家真的能大幅度减排,对其峰值的早日到来将具有意义。

    他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满足人民需求的任务,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用不上电,因此规定峰值对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他还说,目前发展经济还需要依靠化石能源。不过,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要比发达国家大。

    丹麦提案与“基础四国”文本独家解读:

    抛开《京都议定书》并不明智

    冯迪凡

    在互相出牌测试底线的过程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缺少信任和互相猜测中进行。

    比较了“丹麦提案”和CBN独家获得的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拟向大会提交的谈判文本后可以发现,对于《京都议定书》的放弃或坚持成为两者之间的根本分歧。

    而备受谴责的“丹麦提案”的泄漏,引发了发展中国家对东道主在透明性和公正度上的“信任危机”。

    愤怒达到顶峰

    “你看到那份文本了么?”

    这是近日在哥本哈根大会现场出现频率最高问题。事实上,“丹麦提案”的存在,在大会召开前一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而提案内容泄露后,丹麦方面的单方面否认,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秘书处、77国集团与中国等承认该提案的存在,一时间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

    一位尼泊尔谈判代表对CBN记者表示,“丹麦提案”在下发后不久就被收回去了,原因众所周知——其对于《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的抹煞,令发展中国家无法接受。

    就在记者截稿时,丹麦提案激起的愤怒还在会场里飘荡,为数不少的环保活动分子在大会的媒体中心外高喊:“我们要气候正义!”

    昨日傍晚,这种气愤达到顶峰,来自非洲国家的参会代表选择在大会主会场——贝拉中心的媒体中心不远处大声演讲、抗议,宣称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终受害者,一时间听众云集,阻碍了会场内部的交通。

    最大败笔:抛开《议定书》

    CBN记者8日得到了“丹麦提案”的全文。

    13页的文本中,涉及减排和资金援助的最重要数字都用“X”代替,以待各国领导人拍板。唯一出现的具体数字是将温度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内”,以及2010~2012年,发达国家每年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达到100亿美元。

    这份文本最大的败笔是仅仅提出了长期合作的共同愿景,却从框架和原则上彻底抛弃了《京都议定书》。

    但科阿茨也认为,在抛开《京都议定书》方面,发达国家不可能得逞。

    “我不认为发展中国家会允许他们这么做,”科阿茨说,他倒是认为,“丹麦提案”是一种“绝望的企图”,试图试探发展中国家的反应。

    当然在谈判中,各方可以运用各种技巧与手段,但科阿茨认为,一个彼此缺乏信任的谈判过程无法走得更远。

    “程序不透明”引发信任危机

    “这份文件的出笼,让我们对谈判程序非常失望,因为明显没有同发展中国家进行过足够的磋商、缺少透明度,其中更多反映的是美国和欧盟的意见,而没有怎么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国际乐施会代表团的政策观察员科阿茨(barry coates)对CBN记者表示,这不是很公平。

    目前的问题是,由于程序不透明,没人知道这个文件会不会略加修改后,在各国领导人出席大会时重新冒出来。科阿茨表示,谈判如果要继续下去,丹麦政府必须表现出透明性,且一定要明确,这份文本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谈判程序,这是东道主必须澄清的问题,否则将造成信任危机。

    其实可有替代选择

    事实上,因为想让美国“上船”(签署关于减排的全球法律协议)而模糊《京都议定书》,并不可取。

    由于美国国会及一些利益集团对《京都议定书》强烈反对,因此最终美国签署一项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相平行的文件是可行的。科阿茨表示,这样的话,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可以表示“我们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此外,在“丹麦提案”文本中,记者也看到了非常严格的、关于减排“可测量、可汇报、可核查”的内容,且同记者之前看到的一份美国非正式提议的内容近似度非常高。

    而记者所获的基础四国文本则没有此方面的内容;该文本坚持的是《京都议定书》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资金资助方面略显积极

    而且,也不都是坏消息。

    科阿茨表示,虽然“丹麦提案”文本的大部分内容都令人失望,但也有一些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内容。

    “‘丹麦提案’建议设立一个新的基金机制,将听命于谈判方,而不是GEF(全球环境基金,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相关机构共同管理)。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积极的。”科阿茨表示,因为GEF一直被捐款者把持,小国很难获得援助,而新的基金机制在平衡性方面非常积极。

    “丹麦提案”建议,设立一个气候基金。相关内容还包括:在《公约》之下建立国际气候融资委员会,以监督相关国际融资。委员会的成员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国际机构代表将作为永久观察员。

    此外,在航空业等方面,“丹麦提案”提出了非常详细的资助发展中国家的提议。

    种种迹象表明,该提案是由美国、丹麦、英国私下草拟的。科阿茨表示,资金援助方面的这些内容,也许正是今后援助资金出资者的姿态。

    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援助基金的问题上,基础四国的文本有待加强——后者还不够“有雄心”。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欧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视觉
博客
美钉子户拒绝百万赔偿款
固执的老太太成最特殊的钉子户,而迪士尼给她的房子系上气球,成现实版“飞屋”。 >> 详细

论坛
欧洲女政客 玩美不是罪
近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女性政客频频崛起,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