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数据出台 关注食品价格上涨现象
[ 2007-07-19 15:2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国家统计局7月19日上午公布,中国上半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

2007年7月19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李晓超介绍,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2%,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呈现出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中,食品价格带动了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扣掉食品的因素,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才上涨0.7%。而在食品价格中,今年上半年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蛋价格上涨27.9%,水产品价格上涨3.7%,鲜菜价格下降2.9%,鲜果同样也下降2.9%。这也可以说明,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中,主要还是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价格的上涨。

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上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是粮食价格上涨是因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1-5月份,我国的谷物及谷物粉进口80万吨,在2006年下降42.7%的基础上又下降了51.5%,也就是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时候,我们进口又少了,而出口又在大幅度增加,今年1-5月份,出口506万吨,增长53.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人民直接消费粮食的比重在减弱,但是人们对肉禽蛋消费在增加,相应来说饲料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几年,我们也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比如说乙醇项目,相应来说工业生产用粮需求也在不断增多,相应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另外,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二是在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尤其以生猪价格上涨较快,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从事养猪事业的工人工资相应也增加,加上运输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饲养生猪的成本在提高,加之进城务工工资较饲养生猪收益高,比较利益相应在下降,也影响了饲养生猪的积极性。另外,在全国大约有20多个省市生猪蓝耳病疫情的大面积发生,也影响了生猪的供应。

三是去年同期基数低,相应也显得今年上涨幅度比较高。去年上半年,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粮食上涨1.3%,肉禽及其制品下降7.7%,蛋价格下降10.9%。因此,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今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仅上涨0.9%,而且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还在回落。

对于期货投资者而言,可能要关注CPI数据中显示出的食品价格上涨现象。可能对相应的农产品期货需要认真关注,在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走高之际,更要关注本年度内天气是否会对农产品供应会产生影响。

(海龟基金 张毅)

(作者供本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