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期:金融衍生品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
[ 2007-07-19 14:59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中国上半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3.2%,其中6月份CPI同比上涨了4.4%。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消息一出,广大证券投资者纷纷开始议论“周末效应”又将上演。

为什么一谈到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总是以宏观经济调控“有形的手”打压资本市场“无形的手”方式实现呢?我国资本市场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孤军奋战”了十几年,经历四年低迷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天,广大证券投资者在享受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更加期盼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形成合力,资本市场迫切需要与金融体系其他子市场之间实现“互通”,只有金融市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会结束资本市场因为“孤军奋战”而不断的被宏观经济调控“有形的手”误伤这样的死循环。

如何实现金融体系各个子市场之间的“互通”?经过一年多的激烈争论,股指期货作为打通期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先行者开始了他的发现之旅、由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金融衍生品“连通器”功能。

当在股指期货旗帜下聚集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之后,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金融改革的又一出路已经找到。金融市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它内部实现有效的整合并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之后,人们会惊奇的发现,市场经济“无形的手”通过金融衍生品在各个金融市场的“串连”之后,会发现神奇的催化效应。

如何保证金融衍生品功能的发挥是当前各方思考最多的问题,众所周知,保证金融衍生品功能发挥的基础是金融市场法制环境的改善。在国家一系列法规出台之后,最后的一个部门规章《商业银行从事期货保证金存管和期货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已成为前进道路上最后一道关口,笔者与广大投资者一样希望它能在下一次统计局公布数据时能尽快出台,希望在下一次人们采取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措施时会相信金融衍生品并依靠金融衍生品,不再有宏观经济调控“有形的手”误伤资本市场“无形的手”的悲剧发生。

(上海中期 于毅然)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