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其中6月CPI上涨4.4%接近行业预测上限,过高的CPI是否会招致宏观调控政策?就此,本网记者采访了天治基金,请他们解读CPI数据的具体含义,前瞻管理层将采取的调控措施,并预测调控措施对市场,对宏观经济、股市、基金的影响。
天治基金认为,受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迅速上涨带动,6月CPI超过4%。初步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管理层前期曾多次表示要观察上半年的CPI和GDP等数据,来采取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措施。我们认为,管理层可能在公布CPI数据后,在下一周宣布相关的宏观调控措施及货币政策,具体包括:加息、取消或减免利息税、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土地和信贷控制以及其他的具体行政措施。
天治基金认为,加息和取消利息税,属于货币层面的问题,即增加资金成本,提高储蓄的收益率,这是防止通货膨胀的继续扩张,具有降温的作用,对证券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不过由于这已经被市场反复消化,相信最后落实时虽然仍然有利空效应,但不至于有很大的杀伤力。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行政性调控是我们比较担心的。由于很多调控措施十分严厉,如当时的“铁本”等,相信对一些基础行业如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构成较大的冲击,由于很多银行有贷款在上述行业,对银行也可能构成一定的冲击。
相对而言,消费品行业、机场港口和资源性行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冲击比较小。我们认为,适度的调控可以使经济增速下降,更加平稳的发展。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乐观的态度不会动摇,并认为,如果因为宏观调控产生的股市阶段性调整,正是对一些优质蓝筹公司的最佳买点。
(何谐)
(作者供本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