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故里行(图)
[ 2007-07-19 09:09 ]

<b> </b>_李时珍故里行(图)_乐途旅游网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从武汉市乘“东方号”客轮,顺长江而下,过了鄂城、黄石,就到了久负盛名的古镇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南)。四百多年前,这块土地哺育了我国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生了名震中外的造福民众的宏篇巨著《本草纲目》。

沿着碧波荡漾的雨湖长长的土堤,到草木青青的蟹子山,修复一新的李时珍陵园就坐落在这里。步入陵园,一座银灰色的石 雠 坊首先映入眼帘,上面高高悬起的“医中圣人”四个醒目大字,金光闪烁,潇洒遒劲。穿过石坊,展现在面前的是李时珍半身塑像。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伫立像前,仰望着,追思着,情不自禁地默读起镌刻在台座正面的郭沫若先生的亲笔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

缓步绕过塑像,拾级而上,便是一座绿草覆盖着的圆墓。墓前,立有“李时珍之墓”的石碑。其实,安葬在这里的还有他的父母及夫人吴氏。

公元一五一八年,李时珍生于蕲州东门外 硝坝的一个贫苦世医之家。祖父是背药箱、走乡串户的“铃医”。父亲是个博学秀才,很懂医学、医术。李时珍幼时身体不好,经常害病。他的童年几乎是在药罐旁度过的。由于先辈的熏陶,他从小就很喜欢草鸟鱼虫,常和伙伴们爬上北门道,采摘金盏草、剪春罗、麦门冬等草药,对什么草能吃,能治病,都清清楚楚。

走进纪念馆,我立刻被一册册各式各样的《本草纲目》版本所深深吸引。这里除我国不同时期的刻本外,还有日文的、英文的、德文的、法文的……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发现过去许多本草书籍不但“品种既繁”,“名称杂多”,且有不少“差讹遗漏”,于是,立志“广罗博采”,“删繁补阙”,搞出本真正像样的本草著作。为此,他追访农樵,不耻下问,足迹不仅踏遍了蕲州地区的丫头山、紫云洞、朱家洞等,而且爬山涉水,翻山越涧,步行到河南、河北、江西……“远 僻壤之处,险采仙麓之华”。李时珍为弄清每一种“本草”,不知吃了多大苦头,冒了多大的风险。李时珍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惊人毅力,翻阅了八百多种有关书籍,奋战了二十七个春秋,收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载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写成了这部长达五十二卷、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

走出纪念馆,漫步在草药丛生、百花争妍的“百草园”,我的脑海中浮现着李时珍采药、著书,为民众造福的高大身影。 

(来源:乐途  编辑:信莲)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