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身心灵>心理调频
“年会恐惧症”集中爆发 反映心理亚健康
2011-12-20 10:53:22      来源:江南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年终岁末,年会成了白领们热议的话题,准备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甚至是主要工作,有人乐在其中,更有人因此称好大的“鸭梨”。

在那杯光酒影与烟雾缭绕之中,同时隐伏着激烈的利益搏杀。年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实力的大舞台,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年会究竟是机会还是鸡肋,在于自我的价值定位;年会究竟是聚会还是“战场”,在于自我的心理调试。

年终岁末,年会成了白领们热议的话题,准备年会成了工作之外的重头戏,甚至是主要工作,有人乐在其中,更有人因此称好大的“鸭梨”。调查显示,6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会恐惧症”,其中18.1%的人有“非常严重”的“年会恐惧症”,48.3%的人“比较轻微”,有25.0%的人因为要表演节目而感到焦虑。

年会本是企业的组织行为,早些年就是“吃饭、抽奖、发奖金”。现如今,年会也“与时俱进”,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除了款待员工之外,年会更多的是一场推介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凝聚力的聚会。在那杯光酒影与烟雾缭绕之中,同时隐伏着激烈的利益搏杀。年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实力的大舞台,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同样的课题,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人却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同样的“年会恐惧症”,也有着不同的“病根”。一是忙碌型,焦头烂额、疲于奔命,下班之后加班,加班之后排练节目,费时费力还费钱,苦不堪言。二是畏惧表演型,众目睽睽之下,紧张、焦虑情绪油然而生,害怕当众出丑、丢人现眼。三是压力型,不论是完美主义的自加压力,还是部门领导的外部施压,“发钱会”早已变成了“压力会”。四是创伤型,“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过往的失败经历在心中留下了难以缝合的创伤,害怕登台表演会“重蹈覆辙”。

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精辟台词,“真正的救赎是我们自己”;中文名著《红楼梦》也有句经典诗语,“心病还需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消除“年会恐惧症”,也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依靠成千上万的白领职员的自我“救赎”。毕竟,年会究竟是机会还是鸡肋,在于自我的价值定位;年会究竟是聚会还是“战场”,在于自我的心理调试。

此外,于此事上,我们也呼吁公共机构和民间力量参与“埋单”。一是要建立长效的“安全阀”机制,加强对国人心理健康的财政投入和公共服务,让白领们的压力、焦虑、恐慌等紧张情绪,有足够的渠道去释放和排解。二是要加强心理咨询服务,为员工们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场场年会,将成千上万的人维系在一起。名利场也好,是非地也罢,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职场上的阴晴圆缺,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舞台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迷途的心灵需要被救赎,需要有人指路。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