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疾病库
支气管炎
2011-09-05 10:33:49      来源:百度百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第四节:腹式呼吸

预备姿势:立正。

(1)双脚分开,双手放在腹部,全身放松。

(2)吸气时腹部用力鼓起。

(3)呼气时用力收缩腹部。

注意事项:可以平卧做。速度要慢,要有节律。

第五节:踏步运动

预备姿势:立正。

原地踏步动作。手和腿的动作尽可能幅度大一些。

支气管炎的食疗

萝卜杏仁煮牛肺

萝卜 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或猪肺)250克,姜汁、料酒各适量。萝卜切块,苦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苦杏仁,煮熟即成。吃牛肺,饮汤。每周2-3次。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适用于肺虚体弱,慢性支气管炎等症。尤宜冬、春季节选用。

杏仁核桃

姜9克-12克,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冰糖适量。先将上3味捣烂,再加人冰糖,放人锅内炖熟。每日1次,连服15-20日。功效散寒化瘀,补肾纳气。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属寒证型。

润肺银耳汤

水发银耳400克,荸荠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圆肉30克,姜、葱、精盐、白糖、植物油、玫瑰露酒、味精各适量。先将荸荠削皮,洗净,切碎放人砂锅中,加水煮2小时取汁,备用;甜杏仁去皮,入开水锅煮10分钟,再用清水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桂圆肉洗净,与甜杏仁一起人笼蒸50分钟取出,备用。将银耳人沸水煮片刻捞出。炒锅置中火上,加植物油,放葱、姜、精盐和水,把银耳放人煮3分钟捞出,放在蒸锅内,加荸荠汁、精盐、玫瑰露酒、白糖入笼蒸50分钟,然后再放人甜杏仁、桂圆肉蒸15分钟,加味精即成。佐餐食。

功效滋阴润肺,养血润肠。适用于老年支气管炎,咳嗽,痰中带血,大便秘结等症。

蜜枣甘草汤

蜜枣8枚,生甘草6克。将蜜枣、生甘草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即成。饮服,每日2次。功效补中益气,润肺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咽于喉痛,肺结核咳嗽等症。

(1)豆腐500g,饴糖60g,生萝卜汁1酒杯,混合煮沸,每剂分2次服用。能清凉滋养,健脾消食,化痰定喘。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2)韭菜根3小把洗净,红枣50g,水煎服。能补肝肾,健脾和胃。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3)葱须7个,梨1个,白糖15g,水煎吃梨喝汤。能清热燥湿,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4)白萝卜片、干姜片、梨片各适量,水煎随意服。能健脾消食,温中散寒,润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5)大蒜20头,瘦猪肉100g,盐、酱油各适量。将蒜去皮洗净,猪肉切片,猪肉于旺火锅上热油煸炒,下蒜瓣再炒片刻,再放入调料稍炒即成,常佐餐用。能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咳嗽。

(6) 橘饼30g,大蒜1.5g切碎,水煎内服。能健脾化痰,温肺散寒,止咳消痰。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7)绿茶(如龙井茶等)15g,鸡蛋2个。将蛋壳刷洗干净,与茶叶一起入砂锅内,和水2碗煎煮,蛋熟去皮再煮,水煮干时吃蛋。能止咳平喘。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咳嗽。

(8)茶叶、干橘皮各2g,红糖30g,开水泡6分钟,午饭后服1次。能镇咳化痰,健脾开胃,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9)芝麻油20ml,醋50ml,鸡蛋1个,油炒鸡蛋加醋炖,吃蛋喝汤,早晚各1次,能补肺气,止咳化痰,润肠通便,消积解毒。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10)橄榄400g,萝卜500 ~1000g,煎汤代茶饮任意饮服。能健脾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支气管炎。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保健饮品

萝卜丝蛋汤

[原料]白萝卜250克,鸡蛋2个,蒜3瓣,麻油及调料适量。

[制法]萝卜切丝。鸡蛋打入碗内,搅匀。蒜拍破,剁成蓉。植物油烧热,爆香蒜茸,入萝卜丝略炒,加水煮沸5分钟,再入蛋液,调入精盐、味精,勾薄芡,淋入麻油,撒上葱末即成。

[功效]降气化痰,润肺补虚。

[适应证]适用于老年肺虚咳嗽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注意]忌同时服用首乌、地黄等药物。

白菜干腐皮红枣汤

[原料]白菜干100克,腐皮50克,红枣10个。

[制法]将以上原料同置锅内,加水适量煮汤,加油、盐调味,佐餐服食。

[功效]清肺润燥,滋阴养胃。

[适应证]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干咳、秋冬肺燥咳嗽及胃热肠燥、大便干结等。

白果小排汤

[原料]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

[制法]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煮90分钟。白果去壳及红衣,加于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撒上葱末即成。

[功效]止咳平喘。

[适应证]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气喘等。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自我调护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症,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我国50岁以上者为13%。本病的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因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应积极进行防治。

一、简易的耐寒按摩

1.以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的暴露部位,每日3-5次,每次5分钟。

2.按摩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唇沟止于鼻翼处,以食指轻轻揉1-3分钟,每日2次。

3.按摩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颈肌两旁的凹窝中,以双手掌心按摩之,每次30-60下,每日2-3次。

二、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需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要多方摄取、合理氨基酸,切忌挑食偏食。饮食要清淡,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油腻肥甘和一些易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

三、居住环境适宜

居住环境优雅安静、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居室要经常形容换气,有些病人常年门窗紧闭,这是不益健康的。居室的温度要冷暖适宜,一般以15-20℃为最佳。

四、家庭氧疗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特别是合并有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适当的氧疗可以改善症状,纠正缺氧。家庭氧疗可选用氧气筒、氧气袋、小型便携式化学制氧机等,原则为低流量,持续性,长疗程。这是一种较好的康复疗法。

五、急性发作期护理

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有发热者,应定时测量体温;痰多者,可进行体位引流;高龄体弱的病人要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和感染。现将体位引流方法介绍如下:

1.安排病人在一定体位(病灶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拍其背部,或嘱作深呼吸,咳嗽,使痰咯出。

2.在空腹时进行,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引流量在每日30毫升左右,排痰后给予温开水漱口。

3.排痰不畅、痰粘稠者,可先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4.高龄、衰弱、呼吸困难,伴有高血压、心衰的病人不宜进行引流。

如何判定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的疾病。因此判定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轻重,主要依据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的轻重程度。

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两型:单纯型和喘息型。

单纯型支气管炎的病情判断:昼夜咳嗽频繁,影响工作和睡眠,夜间12小时咳痰50ml以上,具备以上任何一项者均为重度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如患者咳嗽较多,但不影响睡眠,夜间12小时咳痰在25-49ml之间者为中度慢性支气管炎;如常有咳嗽;夜间12小时咳痰量在10-24ml者为轻度支气管炎。

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病情判断: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咳、痰、喘、哮鸣音四种临床表现同时存在,但以喘息为主。患者在安静时喘息明显,不能平卧者为重度,安静时喘息较轻,仅早晚喘息加重,尚能平卧者为中度,安静时无喘息,而早晚有喘息发作者为轻度。

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误区

误区一:“青睐”打点滴(静脉输液)

有些病人认为,打点滴比口服给药起效更快,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常向医生要求打点滴。

误区二:采取所谓“预防性用药”

很多病人一旦感到不适,便擅自预防性服用抗菌药,希望能够及时阻止“老慢支”病情加重。

误区三:胡乱选用抗菌药

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病人凭经验自行选用抗菌药,甚至多种药物合用,导致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出现多重感染。

误区四:不断加大抗菌药用量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降低,有些“老慢支”病人便随意加大抗菌药用量,以致引起不良反应。

诊断依据

毛细支气管炎及诊断依据

毛细支气管炎:也是一种病毒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

诊断依据:

①2岁以内发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

②急性发病,突然发作性喘憋为本病的特点,发病前常先有感冒。

③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扇、三凹征,发绀明显。

④可有高热,但多在38℃以下或不发热。

⑤两肺听诊有广泛哮鸣音,不喘时可听到中细湿罗音或捻发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