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华:没有了生态哪还有文明

2014-03-21 21:37:53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风吹草低见牛羊、江南水乡的景色只能在诗里、画里、梦里出现,现实几乎看不到,没有了生态哪还有文明?”3月21日下午,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范建华在云岭大讲堂昆明系列讲座暨“昆明讲坛”第四十二讲中说。

范建华表示,随着历史上战争、垦荒对环境的破坏,唐以后西安不再为一国之都,黄河文明也因失去森林而痛失昔日光彩。历史上,黄河断流每年最多达200多天,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是人为原因所致,比如黄河上中游供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量剧增,还包括修建水电站导致的截流等。

人类文明,从原始社会步入文明时代,大致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知识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几个阶段。生态环境的盛衰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

范建华称,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也需要砍伐森林,但那时人少,人与自然的矛盾不突出,清朝以前的历朝历代,我国的总人口约5000万,最高的时候不超过1亿,清代以后出现了人口大爆炸,到现在有13亿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日益凸显。

范建华指出,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东莞模式”,这些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这30多年对环境的破坏比过去5000多年还要严重。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类的智者们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人类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范建华认为,21世纪是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社会高度文明、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

据范建华介绍,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发出的呼唤,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报告,再到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再行进到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的召开,《21世纪议程》等5个文件的签署……人类从20世纪中叶二次大战以后开始提出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问题,走过了整整30年。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祖国天蓝,水清,地绿,而现在已面目全非,1985年前滇池可以游泳,现在变成了臭水潭,近年来虽加大治理力度,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是劣五类水质。”范建华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习近平在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著名的“5.24”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范建华强调,2012年,云南省森林覆盖面积达52.6%,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可过去52%是原始森林,其质量则是今天的52%无法比拟的,但总是一个进步。根据中央的精神和云南的实际,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送审稿)》,提出到2020年,把云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示范区。

“云南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决定了云南有条件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范建华解释说,“云南好多少数民族有保护生态的传统,比如傣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他们相信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

范建华总结道,生态文明既是现实问题,也是未来问题,我们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行政主导与法制保障的关系,更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用最少的资源投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切实保护好云南这片“生态绿洲”。

(记者 李映青 郭安菲)

编辑: 于熙 标签: 生态 文明

精彩热图

福州:海峡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三只小熊猫启程赴台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