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湄公河巡航:保护黄金水道看似平静实则凶险
引语:12月19日至22日,云南边防总队水上支队将开展第17次湄公河巡航。上个月,《中国日报》记者随巡航船队赴金三角,体验巡航之旅,听边防警察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


11月19日至22日,云南边防水上支队第十六次进行湄公河巡航。当巡航船队进入金三角水域时,汽笛响起,警示湄公河两岸的潜在危险。边防警察迅速从船舱里“钻出来”,所有人穿上防弹衣,在防护板后方重点侦查。
二级士官籍国军在二号船后方巡逻,身前围着一排防护板,目不转睛地盯着两岸的树丛和庄稼地。另一个警察拿着望远镜在船头保持警戒,随时向指挥塔报告前方情况。他身后的机关枪射程远,随时用于反袭击措施。在经过危险航段时,所有船上人员不能走到外面的甲板上。
船队从关累港出发,沿着湄公河顺流而下至泰国清盛县,巡航全程256公里。2011年10-05事件后,湄公河上的船运曾一度中断,年底中国迅速成立云南边防水上支队,并在景洪成立中-老-缅-泰联合指挥部,协调巡航等事宜。云南边防总队参谋长、十六巡船队指挥长金尚文表示,联合指挥部内来自老缅泰三国的10多名警务人员负责阶段性的协调工作。
长期以来,金三角地区是亚洲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毒品产地。缅甸北部由民族地方武装控制,老缅泰三国交界的湄公河成为重要的输出渠道。“我们每次提前一个月准备巡航,因为巡航的主要河道属于我们的邻国,而在巡航后,我们发现湄公河上的货物运输越来越多,也更加安全,”金尚文表示。
编辑: 于熙 标签: 湄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