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云南省多处古迹消防保护现状
大观楼
【古迹身份】大观楼现存建筑系同治3年(1864年)改建,为木结构三重檐四攒尖顶式楼阁,高三层18米,面阔17米。1983年大观楼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个赞
24小时专人值守 每半小时安全巡查
有着“省城第一名胜”之称的大观楼,由于毗邻滇池,因此在外围防火工作上不需要专门的消火栓,一旦发生火灾可就地取水。但记者进入楼内后还是发现,在每层的楼梯转角及游客必经之处,均贴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墙角摆放着醒目的灭火器柜。作为全木结构建筑,大观公园管理处对大观楼进行了全面的禁火、禁电,同时有专人进行24小时值守,以确保建筑及楼内文物的安全。
公园管理处营销策划科长徐昊天介绍说:“大观楼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消防安全演练。常年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有大批游客来此游玩,加上大观楼本身又是一个古建筑,如果大批游客同时登楼,具有安全隐患。因此我们特意在楼内象征性地收取两元钱作为登楼费,用于控制客流。基本上工作人员每半个小时都会对大楼进行一次安全巡查。”
敲警钟
游客量暴增
成为保护难点
近年来,每逢周末,大观楼几乎都会爆满,而随着红嘴鸥的飞临,更是为大观楼增添了不少人气。大量的游客涌入,难免会造成管理保护上的漏洞,因此公园管理处也希望借本报提醒广大游客,爱护公共设施及文物,文明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