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600年古城楼焚毁前竟成“茶馆”(图)

2015-01-05 14:21:13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文保单位变身“茶馆”违法违规

对于拱辰楼是否变身“茶馆”一事,县长王利伟表示,2010年4月,拱辰楼正式作为南诏古乐展示场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拱辰楼的日常管理由南诏古乐团负责,经常性的监管、巡查由县文物管理所负责。

但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将拱辰楼交付给民众团体“巍山县南诏古乐团”进行管理和使用,作为业务部门的县文物管理所对于这种做法持否定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三条,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外,如果必须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娱乐场所不得设在下列地点,(一)居民楼、博物馆、图书馆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因此,将拱辰楼交予巍山县南诏古乐团作为洞经演奏场所(大量人员聚集)进行管理和使用有悖上述规定。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文管部门不认可,但“人微言轻”,“胳膊扭不过大腿”,最终还是把拱辰楼交给南诏古乐团使用,时间从当年4月至2015年3月。文物古建筑是“谁使用谁负责”,巍山县南诏古乐团接管后还没到期,拱辰楼就毁于大火。

快评

谁为烧毁古城负责?

3日凌晨的一场大火,将云南巍山古城标志性建筑拱辰楼烧毁殆尽。这座600多年的明代古建筑,历经风雨,却没能躲过火灾的浩劫,让人心头生痛。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接二连三的古城火灾不能随风而去,必须得有人负责!

公众并未遗忘,2014年此时的独克宗大火,将昔日繁华的街市变为倒塌的残壁。4月,丽江束河古镇火灾,10间铺面损毁。重庆风雨廊桥、贵州黔东南古寨、湖南洪江古城……诸多古城都在近年接连遭遇无情大火。

土木结构、风干物燥、道路狭窄导致消防设施难以发挥作用……这些客观上的条件,成为文物防范火患的先天不足。而后天的失调更是直接加剧了火灾的频率和规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就发生火灾1400余起,着火主要原因就包括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短路、玩火、吸烟等人为因素。尽管目前尚未证明此次火灾与古楼变身为茶馆是否有直接联系,但不少人仍认为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透过巍山拱辰楼的毁灭,我们看到的是从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里“刨食”的急功近利。明知拱辰楼火险等级高、安全隐患大,尽管文物管理单位持否定意见,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违规变身为茶馆。到底是谁拍板作出的决定?明确违规违法之下,南诏古乐团经营古楼茶馆可曾对消防管理做到了位?600多年的古建筑只留下一堆令人欷歔的断壁残垣,该由谁负责?

明知有隐患却无防范,早有预见却无准备。不时发生的教训,依然挡不住一座又一座古城遭遇火灾。试想,还有多少古城目前仍然坐在火患上而不自知?一些地方热衷于招商引资、迎客上门,对于古城古建的保护只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却从来没有真正想到去落到实处。

对于那些已被烧毁的古城来说,灾后“痛心疾首”的解释,总显得徒劳无功。我们所期待的,是一场又一场无情火灾,能够让更多地方文保单位早日清醒,真正用心去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别让我们的后代只能通过照片去了解历史。

(综合新华社报道)

编辑:张少虎 标签: 茶馆 古楼 束河古镇 古寨 前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贵州遵赤高速塌方已致3人遇难

广西小伙用狗拉车携患病女友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