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神器变烫伤凶器?实验发现:暖宝宝能“煮”熟鸡蛋
此时,记者在“暖宝宝”外又裹了一块绒布。1小时后,红外测温仪显示温度为37.2℃;两小时之后,红外测温仪温度显示已经达到45℃。晚上9:00,记者除去包裹的布,揭开贴在鸡蛋上的“暖宝宝”,此时,“暖宝宝”还在不断发热。当碰触到鸡蛋壳时,壳体的温度还有些许烫手。当记者轻轻敲开蛋壳时,鸡蛋竟然已经基本成熟,虽然还有一些流质状,但完全不影响食用,试验证明“暖宝宝”真能闷熟鸡蛋。
【实验解读】
持续使用会导致低温烫伤
市面上的“暖宝宝”在使用说明中称,发热温度平均可达52℃左右,持续时间约10小时。对此,昆医附二院创伤外科医生林丰告诉记者,“被‘暖宝宝’烫伤属于低热持续性烫伤,是由温度高于45℃的物质,长时间作用于人体皮肤组织所引起的烫伤。由于人体对低热耐受相对较强,加之冬季人体因局部皮肤寒冷,感觉迟钝,刚接触‘暖宝宝’时,皮肤没有感觉烫,但长时间持续接触热源,热量渗透于皮下组织,还是会造成低温烫伤。”
林丰说,有些人习惯了暖宝宝的御寒方式,但不要在就寝时使用,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过夜使用。因为,人在睡眠中往往神经末梢比较迟钝,皮肤对温度不敏感,长时间接触“暖宝宝”容易造成烫伤。(记者罗南 楚田 实习生 李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