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大动脉:独龙江公路贯通的震动(组图)
搬出传统的木板房,进入安居房,新的生活在绽放
选择:读书与狩猎
斯日崩说,自己不爱读书,更不愿意留在城市。他选择留在山野之间,除了打猎和挖草药,每天还能喝上自酿的美味白酒。
整个独龙江乡几乎没有平整的土地,长期以来,当地人主要是靠渔猎和采集草药为生。尽管现在有了便捷的交通,崭新的道路和房屋,但受制于土地,当地的绝大部分家庭无法自己耕种,食物均是靠政府补给。他们依旧保持着传统打猎、采药的生活习俗。
“如果你打不到猎物,那就意味着一年之内没有肉食。”村民斯日崩说。每年的6-8月份,斯日崩都会进山打猎,这是一年中狩猎的最好时间。在迪政当、龙云、献九当等村寨,许多身强体壮的独龙族男人也都会进山打猎。
斯日崩家在迪政当,“斯日”是当地独龙族的一个家族分支。他是家里的大儿子,也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中专毕业,专业是美术绘画。他说,因为自己从小顽劣,喜欢山野,到昆明读中专,也觉得“读书没意思”,加上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很不习惯,最后还剩半年,就回家了。
他清楚地记得离校的最后一幕:“当时我收收东西,背着包就走出学校。班主任老远追过来,问我去哪里。我一边跑,一边告诉他我要回家,不读书啦。”最终,班主任没能把他拦下。
今年25岁的斯日崩认为,这是自己长大后做出的最勇敢的决定,“现在来看,当时选择放弃读书是对的”。因为后来他再次尝试回到昆明,找了一家画馆做文印方面的工作,“每个月工钱很低,也很无聊”。于是,他再次决定放弃城市生活,“在城里不稳定,还是家里好,能生存下来。”
某种意义上说,斯日崩代表的是当地村寨里最具文化和思想的一代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村里,他都算是个重要的人。
斯日崩一年多前娶了老婆,现在还有了个9个月大的儿子。“现在已经无所顾虑,后继有人了”。很多时候,他总是把闲下来的大半时间用在喝酒上。他说,这是自己最享受的时候。
他曾经历过苦难的日子。上初中时,他的父亲意外去世,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村里最有名的猎手,一家人的生活完全靠父亲来支撑。正因为他的父亲很能干,斯日崩才得以比其他孩子更幸运,有了上学和走出独龙江的机会。
但是,现在他不得不跟弟弟一起,承担起养家糊口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