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黎明:扎根“吸毒村”9年 劝诫91人断毒瘾

2014-12-12 11:19:18 来源:都市时报
打印文章  

帮村民戒毒

现年52岁的罕波红玉早年在缅甸做生意,因为生病后错信他人,拿海洛因当药,从此便染上了毒瘾。2002年,他回到法帕村。

“当时他还不告诉我,每次吸毒都背着我偷偷吸。”罕波红玉的老婆方小伦回忆说,当时她家一贫如洗,“连孩子病了都没钱治。”丈夫回国却没带回什么钱,还瘦得皮包骨。

一个月后,在一个亲戚那儿,方小伦才得知丈夫已染上了毒瘾。“我在家里哭了三天三夜,可我一个女人,真是没有办法。”方小伦说,即使知道丈夫吸毒,考虑到家里还有3个孩子,而自己又没经济收入,她也不敢对丈夫过问太多。

后来,罕波红玉是个“瘾君子”的事传遍了整个村寨,渐渐地,村里人不再和他们一家人来往。“寨子里有个什么事,都不会有人来叫我们。”提起那段被村里人“隔离”的日子,方小伦的眼眶有些发红。

2005年,孟黎明开始在村里禁毒,罕波红玉成了他的重点关注对象。那段时间,孟黎明经常拿着尿检试纸来罕波红玉家,让他检测、戒毒。2006年的一天,孟黎明又来到了罕波红玉家。“我当时看到他来了,抽起一把1米多的砍刀就砍了上去,幸好小孟反应快,躲到了一边,要是伤到了他,我真得会恨死自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罕波红玉后悔不已。

不仅被刀砍,孟黎明还3次被方小伦欺骗。“我骗他老公不在家,就是怕小孟把我老公抓走,后来小孟说他不是要害我们,是要帮我们戒毒。”方小伦说,孟黎明一次又一次的登门拜访感动了她们一家人,最后,罕波红玉终于答应戒毒。

此后的5年里,孟黎明常常带着试纸上门“监视”罕波红玉,防止他复吸。2010年,罕波红玉终于彻底戒掉了毒瘾。现在,罕波红玉和老婆靠编织竹制品和种植香蕉为生,有了固定的收入,家里也盖上了楼房。

45岁的村民肖小明也是孟黎明帮扶戒毒的受益者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肖小明拥有近10万元家产,是村里村外出名的万元户、“小能人”。可是染上毒瘾后,他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卖了田地。

后来,孟黎明主动找到肖小明,跟他做朋友,痛诉毒品危害,激发重新做人的勇气,帮他联系擅长的手艺做,使生活有了保障。如今,曾经一无所有的他盖起了新楼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孟黎明在法帕村的9年里,村里28名吸毒人员成功戒断毒瘾3年以上,63名吸毒人员成功戒断毒瘾1年以上、3年以下,法帕村连续4年保持无新增、失控漏管吸毒人员。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成为“无毒村小组”,创造了边疆禁毒的一个奇迹。

对话

曾被村民拿刀砍被艾滋病患者咬

都市时报:最初禁毒时,遇到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

孟黎明:被村民拿刀子砍、被艾滋病患者咬,这些事都遇到过。有一个村民吸毒的同时患有艾滋病,2007年我和战友去他家,没想到刚进门他就拿着刀子冲过来,我和战友一起才把他制住。出门时才发现,自己和艾滋病患者手上都在流血。过了半年后,检查结果为阴性,但是艾滋病潜伏期很长,以后每半年我都要到医院测一次,还好每次都是阴性。

都市时报: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劝吸毒人员戒毒的?

孟黎明:其实对于吸毒者的家人来说,都是很心痛的。而且傣族很重视老幼尊卑,我就先从村里的老人和吸毒者的家属入手,先向他们宣传禁毒,再通过他们来劝说吸毒人员。

都市时报:现在你和村民的关系怎么样了?

孟黎明:现在很好了,大家很相信我,长辈都叫我小孟。村里有个老人叫线咩岩相保,早年她的儿子生病去世了,就认我做了干儿子,其实村里很多老人都把我当成了儿子。

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先后历任排长、检查员、侦查队参谋、派出所干事、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云南省德宏州公安边防支队芒市边防大队民警。今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完)(记者王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陕西明秦王墓文物被垃圾包围 系全国文保单位

南京:迎接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