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源 撑起三迤新希冀

2014-12-09 14:13: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三迤”是云南省的代称。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跨越发展的“中国梦”云南篇章里,“大能源”产业承载了全新的云南期冀。在“两强一堡”建设和清洁水电基地建设目标的引领下,云南的“大能源”产业迎来一次立体维度的发展空间大扩容。

资源优势:支撑发展底气

能源产业一直是云南的支柱、优势产业。“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能源工业行业完成增加值730.5亿元,同比增长20.9%,占全省GDP的6.6%。

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是云南发展“大能源”的产业底气。云南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目前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容量为1亿多千瓦,约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18.8%,居全国第3位。

随着向家坝、糯扎渡、溪洛渡等电站部分机组相继投产,云南省电力特别是水电装机实力可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能源通道、清洁能源的发展让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中缅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石油炼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油气供给规模化效应初现。依托能源生产,创造相应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相关产业获得较大发展,云南的“大能源”体系已经雏形初具。随着大水电开发进入投产高峰期,电力交换枢纽及输配电能力大幅提升,云南电力产业发展支撑条件逐渐完善。

技术的支撑力也在不断增强。能源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凸显,能源科技研发工作扎实,清洁水电与载能产品结合技术先进。技术创新为“大能源”产业提供了强劲的力量。

云南省内的需求增长强劲,工业用能、生活用能的不断增加,城镇化的动态进程,都将撬动“大能源”的产业起跳。而转型升级的能源需求,节能减排的用能调整,“一带一路”及“桥头堡”建设的国家机遇,都为云南的“大能源”产业打开了更多的市场之门。

现实困局:呼唤转型升级

作为能源大省,云南一直面临着能源开发与产业布局不协调、能源对产业支撑不足等结构性矛盾,电力供应“丰余枯缺”的矛盾则越来越突出。

困局与机遇呼唤担当。云南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深水区勇敢跋涉。

云南大产业战略,在产业链纵横延伸的方向上,优化设计了“大能源”产业的现实路径:建设滇西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滇东大型水火互济能源基地,践行“云电自用”能源发展战略,推动能源资源的自主开发,主张能源资源的配送权益,实现能源产业集群落地云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广西藤县女子跳桥失踪引争议

男子自行报警称跳楼失足坠楼亡 坠楼瞬间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