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箍咒"松绑--聚焦网吧新规"四大"看点
看点三:经营范围“松绑”,网吧可兼营竞技娱乐、电子商务等
此次通知明确:鼓励上网服务场所,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努力把上网服务场所改造成为适合不同人群,兼具上网服务、社交休闲、竞技娱乐、电子课堂、远程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在文化消费中起积极引领作用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和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
“允许网吧拓展经营范围,改变以‘机时费’收入为主的单一盈利模式,可以丰富场所功能,还可以扩大消费人群,改善用户结构。”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大举进军的今天,尤其是大中城市,网吧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其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创新经营业态,是提高行业经营效益、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改善行业形象的迫切需要,也是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社会与行业良性互动的重要举措。
“如果要开展网络教育,遍布城乡的网吧就是现成的网络课堂;如果要搞远程医疗服务,靠近社区的网吧就是远程医疗服务的服务点;如果要搞网络代购、网络竞技,这些点的分布是最均衡的。”这位负责人说,从这些方面来说,网吧有着自己的发展潜力。
看点四:审批“松绑”监管不松懈,网吧距中小学不得少于200米
除加大无证照网吧查处外,此次通知还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上网服务场所的巡查,重点查处锁闭门窗接纳未成年人、多次接纳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卡公号或他人身份证件以及接纳未成年人长时间连续上网等行为。
根据通知,上网服务场所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地区,居民住宅院内、农村地区依法取得消防安全手续的合法用房内均可以设网吧,但网吧距中小学校园出入口最低交通行走距离不得低于200米。
“事前审批松绑,但事后、事中的监管不会松懈。”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部将健全重点地区督查制度,根据举报平台提供的数据,不定期公布重点督办地区名单,层层公布,直到乡镇一级。对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不力的地区,将通报批评;对市场秩序严重混乱的地区要限期整改,必要时约谈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