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林:现在特色化做得不好的要数昆明
云南还能多几个“褚橙”吗?
农业博览会特邀客商座谈会,众多企业教云南推销
昨日下午,本届农博会活动之一的特邀客商座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包括阿里巴巴、大众传媒、深圳农产品投资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企业就云南农产品如何利用电商走出去、如何推广等进行了探讨。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以及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版纳、楚雄、文山政府领导和农业厅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推广方面空间大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监、农村发展工作组负责人余向海认为,云南的确是一个上天眷顾的地方。他说,云南农产品甚至在很多沿海、内地都不太常见,这在未来将很有竞争力,但后天发展进度却极为缓慢。云南农产品在推广方面还存有很大发展空间。“云南的农产品是多样性、特色非常突出的产品,需要在品牌、品质、质量一致性上面下工夫。”他说,类似于褚橙这样极具市场因素、机遇和个人的机缘巧合而成功的企业很少,倘若让云南大量的基础农产品来强调创造下一个褚橙,势必是有着挑战和难度存在。
政府可构建特色品牌平台
“我们只能学习褚橙的经验和成功路径。”余向海表示,首要工作是做到品质、品牌、质量的一致性。电商是一个通过互联网操作模式下的消费体验,带给市民的除了便利,同时也剥夺了其消费体验感。如何让市民认可云南农产品的品质,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者有大企业品牌做平台。余向海指出,云南政府或可构建一个大的属于云南地域特色品牌的平台,更好地支持云南多样性农产品销往各地。
农产品应保证质量标准化
余向海称,目前阿里电商的数据显示,服饰、3C商品通过电商销售的规模占比为20%,而农产品的占比仅为1%,农产品在电商的平台仍有很大的空间。但想要让云南的农产品推广更成功,还需农产品的特色及整个品牌配套体系来决定。农产品如果不能保证质量标准化,实物会与图片差距明显,这将严重影响其销售。
农产品的标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张祖林表示,或许过去传统销售模式下,农产品的标准化质量还未严格要求,但随着电商新型产品的发展,农产品的标准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说,农产品的品质不能停留在概念上,因农产品品种繁多,很多产品在不同地方品质标准不一,“现在难就难在农产品具体标准在哪不知道。”
云南应该成立农业品牌
公众传媒总经理提出,云南要推广农产品,首先应是成立一个农业品牌,有一个统一形象,这个形象涵盖的将是整个云南农产品出去的统一风格。打造这样一个大的品牌,便包含了所推广的农产品质量的监督、标准、品牌一致,“市民进入这个品牌就会知道,这个品牌是在政府监管下生产的产品。”
政府应该共享基础设施
余向海表示,品牌配套体系,除了包含农产品品质问题,还包括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不同于服饰,在运输过程中很大程度依赖于冷链。但目前因农产品销售周期,企业没有能力去投资一个冷链体系,“一个石榴企业销售周期3个月,这意味着冷链体系有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政府可以更开放共享基础设施,从农产品电商来说,需要政府来支持或者需要像阿里这样的平台来支持,我们从平台、基础设施的角度为更多农产品企业铺路。”
卖都不会卖就谈服务?
大众传媒总经理说:“大家都知道褚橙很火,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火。”她说,特色云南做得并不好,其原因在于没人卖、不会卖、不会讲故事及无服务。云南没有人去卖极具特色的农产品,政府也没有吸引旗舰店的入驻。此外,即便有部分企业进入电商圈,却不会经营。“好的品牌需要有一个好的故事,褚时健讲了一个品牌、一个故事,他卖的褚橙还有一个名字叫励志橙,当大家吃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的时候,它的价格还重要吗?现在我们连卖都不会卖,就来谈服务,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永不闭幕的农博会
大众传媒总经理提到,政府应培养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现在的云南电商急缺人才,可云南的人才却都爱往外跑。“怎么拉回人才,需要政府的帮助,创立农业创业平台,以及吸引人才进入云南。”
除此之外,云南农产品电商可与大众传媒来合作,来玩儿。今年的双十一,市民在任何一个分众传媒广告前面打开淘宝页面,摇一摇就可以直接进入这个广告页面的,“其实分众传媒也可以和农业产品来往,可以由政府牵头,把好的农业产品按类型分类出来,做一个永远不闭幕的农博会。”
对此,张祖林笑着称,“大众传媒你做一个方案,如何与农产品玩儿,怎么个玩法,让我们玩转农产品。”